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分歧应由市场解决
自去年底福州煤炭订货会以来,电力与煤炭企业在今年电煤合同价上的分歧未有实质进展。这也让外界把目光投向了政府部门,希望发改委可以出面协调。近日有消息称,经过多次协商,发改委已最终敲定了一个折中方案,促使2009年电煤合同价格保持在去年的水平。
对此,上述发改委人士对记者表示,发改委不可能直接指定双方合同交易价格,政府只是搭建平台,促成双方的谈判,双方博弈仍需市场自身决定。“如果发改委制定具体价格,将形同于再次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该人士表示,目前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寻求从海外订购煤炭,这是电力企业自己寻找路子解决问题的很好渠道。
同时,昨日发改委煤炭司的一位人士也称,对于“发改委已出台折中方案”这一说法并不知情。
部分煤企已暗中降价
国电集团一位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发改委从来没有直接干预电煤合同价格,此外目前形势也没有发展到非要发改委出面协调的局面。他表示目前电力企业用煤并不存在问题,并且现在煤炭企业向电力企业供煤还不需要提交预付款。
据了解,中煤集团和同煤集团的高层已于两周前开始拜访电力企业。此外,一位南方独立发电企业的人士透露,目前神华集团旗下的宁煤集团实际已采取了比其他煤炭公司报价低20元/吨左右的销售策略,但并不公开对外宣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皖北煤电把做好“迎峰度夏”电煤保供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来抓,合理安排生产、打通保供环节、调整销售模式,全力以赴做好电煤保供工作。1月至5月,电煤合同量114.17万吨,发运123.17万吨,兑现107.88%。针对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相对紧张的形势,皖北煤电坚持“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着力推动各矿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保供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要求,山东能源监管办自2022年7月起,对山东省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情况开展监管,积极推动煤炭企业履约达标,取得了较好成效。随着煤炭供需形势变化,在监管中发现,部分电厂也存在阶段性、选择性接卸电煤,不能按进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保供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要求,山东能源监管办自2022年7月起,对山东省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情况开展监管,积极推动煤炭企业履约达标,取得了较好成效。随着煤炭供需形势变化,在监管中发现,部分电厂也存在阶段性、选择性接卸电煤,不能按进度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202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能源行业和能源央企作出重要指示,并要求压实责任,细化防范措施,完善应急预案,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做好突发险情应对处置,确保人
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全面吹响,劳动竞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大干快上势头,信心不减、干劲不松、目标不变,聚焦重点项目和年度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捷报连传,向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发起了最后的冲刺!发电部严防死守打好竞赛攻坚战进入11月份,发电部全体员工严防死守在
贵州省能源局“六个推进”,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一是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持续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项目化、清单化实施“六个一批”,加快培育释放先进产能,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机械开采。二是扎实推进电煤长协机制。鼓励煤电双方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
“南方的空调要24小时无休了”“为了省电费去商场蹭空调,结果回家发现空调没关”……一到夏天,除了不断攀升的气温,蹭蹭往上涨的电费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相关话题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犹记得去年夏天,全国出现大范围高温少雨天气,一向水电资源充裕的西南省份都闹起“电荒”,浙江同样遭遇前所未有的
当前正值迎峰度夏关键期,多地持续高温。在相关部门部署安排下,能源行业多措并举,加大电力保供力度,守护“清凉一夏”。自6月以来,相关部门多次就能源电力保供进行部署以及调研。7月13日,国资委召开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第二次圆桌会议要求,电网企业做好跨区域余缺互济、确保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煤电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关于做好迎峰度夏期间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的倡议书》,其中提到,严格履行电煤合同。严格履行年初签订的电煤保供中长期合同,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序足额冲刺履约,切实做好电煤产运需协调,提高煤炭储通支撑保障能力。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贵州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44号建议的答复(黔发改议复字〔2023〕18号),其中提到,2023年以来,贵州省提前谋划、统筹推进电力保供各项工作。一是释放煤炭优质产能。项目化、清单化实施“六个一批”煤矿分类处置措施,推动露天煤矿建设,为全省煤电安全稳定
云南省2023年1—5月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李强总理在云南调研讲话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突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1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指出,原则同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报送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作用,促进电力市场互联互通,提升网间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锦晟电力能源(宁夏)有限公司、北京国泰安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注册申请,并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核验,现将企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浙江省发改委对人大代表建议诉求进行了答复,其中透漏出浙江能源部门对于发展储能、提升储能利用率的决心。浙江省能源局表示,全省三侧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超4GW。其中截至2025年4月底,用户侧储能装机达1.9GW。人大代表建议指出,目前浙江电价已具备晚上和中午充电的“两充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提升土壤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能力,2025年土壤与地下水风险防控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定于2025年7月23-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作者:郝俊博1闫广颖2裴红兰2赵盈鑫2郝晋3单位:1.国网山西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2.国网运城供电公司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引用本文:郝俊博,闫广颖,裴红兰,等.基于贡献度的台区分布式新能源共享储能合作联盟收益分配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62-2472.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
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网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推动煤炭增产煤电多发。省级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煤保供、煤矿“五化”改造、煤矿重大灾害治理等工作。积极申报具备条件的煤矿核增产能,优化审批流程,加快推进煤矿复工复产,鼓励企业在确保安
煤炭市场化历程●1978年前,煤炭生产销售由国家统一调配,煤炭价格未涉及煤炭资源价值补偿;●1978-1992年,煤炭价格基本由政府决定,主要由原煤炭工业部和国家物价局定价;●1992年,在徐州和枣庄两个矿务局进行放开煤炭价格试点,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就此拉开序幕;●1994年,国家宣布取消全国统一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为我国的能源支柱产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煤炭年产量由3432万吨增加到现在的近40亿吨,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做出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
进入四季度,按照往年惯例,各大煤企都要着手准备明年的煤炭产运需衔接等工作。虽然近期国内动力煤市场略有回暖、煤企库存有所下降,但山东两大省属重点煤企对明年的省内电煤合同衔接仍有压力,心有余悸。电煤合同衔接历年来是山东煤企最头疼也是谈判最艰难的“雷区”之一,每年合同签订后经办人员最大的感受可谓是“车轮战”、“身心俱疲”。今年山东煤企“被迫”两次下调电煤合同价格据悉,年初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对五大发电公司据理以争,坚持抗价,今年电煤合同拖至4月末才签订。由于今年
7月9日,秦皇岛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报于513元/吨。这一指数已连续下降了6周,也创下该指数自2010年10月发布以来的最低值。按照2012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通知,当电煤价格波幅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将相应调整上网电价。如今,2014年煤价跌幅已近15%。随着煤炭价格“跌跌不休”,多年未能进行的煤电联动议题再次在业内引发猜想。记者在山东采访业时发现,重启煤电联动并非易事,煤电联动能否实施、究竟怎样实施,都值得关注。“看得见的手”何曾助过煤企?“重启煤电联动意味着,如果按期执行,电力
7月2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报于每吨519元。这一指数已连续下降了5周,再创自2010年10月发布以来的新低。按照2012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通知,当电煤价格波幅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相应调整上网电价--如今2014年煤价跌幅近15%。随着煤炭价格"跌跌不休",多年未能实施的煤电联动再次在业内引发猜想。笔者在山东采访时发现,重启煤电联动并非易事,煤电联动能否实施、怎样实施,都值得关注。"看得见的手"看不见了"重启煤电联动意味着,如果按期执行,电力企业
不论是国务院还是国家发改委都要求地方政府尽量少参与制定电煤价格,这一风向标适时反映在发改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做好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中(以下简称《通知》)。这意味着已经实施20年,在当时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电煤价格“双轨制”即将寿终正寝。而对山西这个产煤大省来说,这一切似乎并不突然。山西煤炭救市应彻底放手行政手段在上述电煤新机制下,政府表现出欲罢还休的依依不舍之情,企业则表现出渴望摆脱束缚的欣喜之情。同煤集团晋华宫矿相关人员则告诉记者,山西煤炭实际上自2007年以来年年在救市,彼时,
2013年是煤电产业形势扭转的一年,计划煤取消,煤炭价格正式市场化,煤炭企业延续十年的黄金时期不复存在。而不断走低的煤炭市场,让火电企业尝到了甜头,前几年一直喊亏的五大电企,也开始“闷声赚大钱”。仅从2013年半年报来看,16家发布业绩预报的电力上市公司全部预喜。截止2013年底,五大发电旗下多家电厂都提前完成年度发电目标和年度利润目标,部分电厂甚至实现了扭亏为盈。与此同时,随着雾霾的侵袭,国内对于“煤改气”的呼声不断高涨,煤电西移、电厂环保改造也被迫加快。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提供必要
多年来,我国煤炭定价采用“双轨制”,分为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和市场煤价格。煤炭价格“双轨制”造成“重点电煤”和“非重点电煤”价格即“计划煤”和“市场煤”的巨大悬殊。重点合同煤价明显低于市场煤价,在煤价直线上涨的时期,重点合同煤的存在极大地保护了多数发电企业的利益。煤炭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掰腕子正酣。从2012年开始,不断下降的煤价,使得重点合同煤和市场煤共存的“煤价双轨制”失去意义。2
一边是具有计划色彩的电煤,另一边是完全放开的市场煤。16年来,煤炭市场的这两条主线不断交织缠绕,以拧成麻花般的形态向世人展示其中的无奈。然而,这种利益纠缠注定会随着改革的步伐而被厘清。2012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2013年起,执行了十余年的重点电煤合同正式成为历史,电煤价格得以实现并轨。然而,“市场煤、计划电”,煤和电多年剪不断、理不清的恩怨,能否一招化解?煤炭市场化的改革已经初步完成,电力市场化的改革是否将紧随其后? 在电煤价格双轨制退出历史舞台的背景下,麻花能否变为钢丝共同发
今年是电煤价格并轨的第一年,煤企和电企对此的态度和反应又是怎样呢?在刚刚召开的2013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煤电双方签署的电煤合同总量同比增加55.8%。在煤炭价格持续低迷的当下,这个数字能否成为煤电双方摒弃前嫌的信号呢?我们调查发现,目前还难以做出如此乐观的判断。虽然不断有消息传出“2013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初步汇总量”已经远远高于去年,但是,量的增长并不能代表质的乐观,在没有任何行政干预的前提下,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签订的这一纸合同价值几何,却成了最大的问题。“今年的合同多数没有实质内容,中长协合同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