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最长“电荒”仍在持续 电力改革应提上议程

2011-10-31 09:5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荒电力改革煤电矛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电企业高管随后撰文直指煤炭企业暴利,建议征收“煤炭暴利税”。8月31日,大唐集团在中电联官网刊发《走出当前煤电联动困局的一些思考》一文,建议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完成前,重启煤电联动,推出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征收煤炭暴利税,成立国家煤炭储备中心作为电煤供应中间商,以及建立国家电力补偿机制等等。

大唐集团的设想是:当煤炭成本无法完全向终端电价传导时,可先由电网来承担损失,启动对电网企业补贴,补贴主要来源是煤炭暴利税,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足。

徘徊

业内诸专家,将煤电矛盾归纳为“计划电”和“市场煤”的矛盾。

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颁布的煤电联动办法规定,当煤价超过一定涨幅便相应调整电价;但是,鉴于宏观经济形势、CPI上涨的压力,此种联动并不及时,联动幅度也从未到位。

2002年1月1日取消电煤指导价后,2002~2004年,全国多个城市闹煤荒,煤企纷纷要求涨价,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以文件形式指令电煤价格,又恢复了煤价“双轨制”。

2004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47号文又规定,电价调整后,电煤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2008年煤价上涨和“电荒”,又使煤价重回行政管制老路。2008年6月和8月,国家发改委连续两次限制煤价,直至2009年1月才解除煤炭限价令。范必认为,将煤电矛盾归纳为“计划电”和“市场煤”的矛盾其实并不准确。目前,电煤重点订货合同交易量约占全部电煤用量的60%,两个市场间存在着价差,一旦市场煤价大幅上涨,合同煤履约率就会大幅下降,出现了倒卖合同煤现象。

“双轨制运行下的煤炭价格信号,处于失真状态。”范必说。

面对一个价格信号失真的市场,国家发改委尽管希望放开煤价,但鉴于能源安全和控制物价,最后不得不再次插手干预,在计划和市场间徘徊。

煤价推手

自2007年放开重点合同煤价以来,发电企业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煤炭涨价的局面。

一位多次参加过电企燃料采购的业内人士透露,一些煤炭企业精心设计的订货方案中,清楚体现出拆分电力行业联合阵线、削弱电力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意图。

一封煤炭企业的公开信这样表示:“综合考虑,2007年订货总的策略要坚持先易后难,按照冶金、居民生活、化工、电力的顺序进行。对于电煤合同的签订,关键要把握好有利的政策条件,重点衔接价格市场化程度高的电厂,衔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初次进入衔接范围的省、市电厂,衔接与我们长期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电力企业,最后再考虑其它谈价难度较大的电厂”。

2009年电煤谈判,五大发电集团首次结成联盟,亮出的“底牌”是2009年电煤价格参照2008年初价格并下调50元/吨;彼时的煤价,遭遇金融危机后开始下行,基本重回2008年年初水平。但神华、中煤等煤企却提出了涨价10%以上的要求,双方的吨煤价格预期相差超过150元。最后,双方在福州的谈判不欢而散。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经过各地的煤炭资源整合后,各大煤企形成新的垄断,在谈判中议价能力大增。

另外,对税费极为看重的一些地方政府,也对煤价上涨推波助澜。煤价高企,使得煤炭行业成为不少煤炭大省的经济支柱和主要税费来源。以山西为例,煤企每产一吨煤,除了缴纳税款和20元左右的可持续发展基金外,还要缴纳数十种名目的收费。

煤炭企业则年年要求加价,将这些成本全部转嫁到下游。

为迫使发电企业就范,从2008年12月起,国内诸多煤企纷纷限产保价,发电企业存煤持续下降。

另外,煤炭从坑口到用户手中,物流环节繁杂,紧张的铁道运力,使得点装费等煤炭加价层出不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钱平凡介绍说,“煤炭供需关系越紧张,运输中间环节的放大作用就越明显,这也是为何山西煤运到秦皇岛价格翻一番的重要原因”。

钱平凡说,黑货约占全国铁路货运量的一半左右。

计划内车皮可执行国家规定的运输价格,计划外车皮则要向中间环节付出相当高的代价,一些铁路职工经营的“三产”、“多经”企业从中渔利,早已是行业内公认的“潜规则”。

最后的药方

范必说,煤电矛盾看似是煤企和电企两家之间对价格的博弈,实际是涉及煤、电、运和政府四方面的系统性问题。

“执行煤电联动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计。”范必表示,从目前采取的措施来看,煤电价格联动、限制电煤价格、煤电联营、推行电煤长期交易合同和扩大煤炭进口局限性都很明显。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称,2004年之后,为解决“电荒”,采取“加速增容”、“煤电联动”等方式,惟独“电力改革”的药方没敢试,结果到今天还是“电荒”。范必亦表示,电力改革应该提上日程。

“说是"电荒",现在根本不缺电力装机,主要还是电价形成机制的问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很多人却不承认这一点。”中电联有关人士表示。

中电联相关人士说,“面粉都涨价了,馒头却不涨价,当然也可以要求做低价馒头,但最后只能是短缺,市场经济只能是这个规律。”

“发一度电亏一度电的钱,但发电是政治任务,要保证社会运转,不管价格高低,发电厂不能不发,但又不情愿发,就找各种借口少发。”一位发电企业资深人士说,“以前也总节能降耗,但不管用;后来煤价一上涨,电厂一下子就行动起来了这就是价格机制的威力”。

对于电价完全市场化后会大涨的顾虑,电监会一位研究电力改革的资深人士表示,“真正市场定价,未必就高到哪里去。就像粮食,价格放开后也没飞到天上”。

改革是不是就意味着涨价?研究电价多年的国网能源研究院李成仁认为,“改革最大的问题是认识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能源溢价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决定。

李成仁认为,改革应该是效率的提高,把成本的上涨在竞争中消化一部分,“改革是一个可能少涨价的选择”。

一位熟悉电力体制改革的人士表示,“阿根廷、巴西都是因为"电荒"才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改革之后就解决了"电荒"问题。设想,如果没有厂网分开,发电装机绝不会增长这么快”。

“所以,目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输配分开"改革,最后实现"竞价上网"的电改目标,”国家电监会价财部一负责人说,“需要下一个决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荒查看更多>电力改革查看更多>煤电矛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