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火电扭亏 输配分开或是最后的救赎

2012-06-19 09:09来源:中国商报关键词:火电亏损输配分开电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那么,为什么电价定价不交给市场呢?

改而不“革”难解实质问题

“电力改革必须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大方向。目前的问题是市场发育不足,而非市场失灵。”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曾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价格改革的含义应是从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政府只为垄断环节的输电定价,其他环节价格由市场决定,这才是改革,煤电联动、价格调高调低都不是改革。”

但目前的电力运行体制改革成了“夹生饭”电网公司仍在实行“吃差价”的赢利模式,其利润直接与两端的电力交易规模相关,这给直购电和新能源自发自用带来了极大困难。

其实,电力改革10年前就开始了。2002年2月,在经历了数年的争论、博弈和妥协之后,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下称“五号文件”),揭开了电力改革序幕,提出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和竞价上网四大改革目标,直指公平、效率、政府管理方式等根本性问题。

事实证明,“五号文件”只是理想。2002年底五大发电集团成立,厂网分开基本实现。在2002年完成厂网分开之后,根据原定的改革时间表,电力行业应在2004年基本完成主辅分离。但实际上,主辅分离改革却在9年后才算有结果。其间,各主管部门意见分歧、“电荒”频繁,包括2008年的雪灾等原因都构成了改革阻力。2011年9月底,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电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能建)挂牌成立,主辅分离才算靴子落地。

主辅分离最终执行的方案有颇多折扣。因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设备制造领域野心勃勃,送变电企业等仍被保留在电网内部。而中电建和中能建亦被指业务庞杂。中能建共有电力规划设计、电力和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及工程专用设备制造、电力及其他资源开发、国际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七大板块,与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在不少领域存在重叠。

“应该更彻底些,干脆把辅业推向社会,彻底跟电力系统脱钩,没必要再搞出新的大央企。”原电监会副主席邵秉仁认为。

“五号文件”大致归纳为两点,一是厂网分开,二是成立区域电网,最终输配分开,并建立电力市场。然而,事实正好与当初的改革设计相反,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辖下五大区域网公司基本被架空,其职能已由新成立的国网区域分部以及省网公司接手。区域电力市场处于进一步萎缩的境地,区域网最后被上收到国网或省里。很显然,这个格局对市场化、电力结构,甚至对技术都是不利的。

“电网垄断、监管乏力、价格行政管制的局面日渐严重,原有的改革成果都有可能变质。”业内人士无不担心。

那么,我国电力行业应如何改革呢?

输配分开或是最终出路

“产业链中如果某一个环节是由政府管制的,其必将影响公平竞争,”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说。

政府在产业链某个环节管制所表现出的问题,在电力运行上尤为突出。如动力煤持续高位运行时,发电企业亏损加剧,价格部门调整上网电价,并视当时的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CPI值)来决定是否同时上调销售电价。这几乎就是目前中国处理煤电矛盾的全部思路。但电价调高后,往往会引发煤炭新一轮涨价,发电企业会再次提出煤电联动要求,国家则再次调高电价。煤电每联动一次,下游用户特别是工商业用户,都要付出更大的用电成本。这一煤电联动的价格循环,根本无助于发电企业摆脱困境。煤电联动实行了两次就告搁浅,正说明这种解决方式不可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亏损查看更多>输配分开查看更多>电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