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中国迎接能源新文明

2013-12-18 11:46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能源行业能源消费三中全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立论能源新文明

综上,便不难理解,2013年11月8日,在英大传媒集团举行的“安全˙高效˙清洁——2013中国绿色电能高峰论坛”上,以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和中国金融办工作协会会长李连仲等人为代表,为什么会参照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与影响,并与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相呼应,提出“加强能源文明研究和构建”的建议,并强调作为新的能源文明,现代能源文明就是绿色能源文明。

这一建议和看法在论坛的讨论中得到补充、支持及延伸。

参会者共同认为,能源文明首先体现为理念的文明,要站在“大能源”的高度,把安全、高效、清洁的原则,贯穿于能源生产、转化、输配和使用的全过程。要节约能源资源,也要节约终端能源;要计算一种能源本身的成本和收益,也要计算包括上下游和流通环节在内的所有成本和收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史丹就说,“我们曾经更多强调物质的享受,现在到了强调精神享受和青山绿水的时候了。”

著名经济学家、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俞燕山等人指出,现代能源文明必须以制度文明作为基奠,绿色能源的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政策相配套,相应的规则、财税、补贴机制应及时跟进。

复旦大学“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欧洲环境和经济学家学会理事会中国代表张中祥,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等人,重点阐述了市场文明为何是能源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科学的定价体系,对能源替代的开放姿态以及相应产业链各环节的连接、传导,能源文明无法落地。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顾问杨富强等人则觉得,坚持选择文明的路线,方是新能源文明成功实现的保证。绿色能源的发展,要把点点滴滴的改进与可能的科技突破相结合,把传统化石能源的“守”和新能源的“攻”相结合,把国内外资源、经验综合集成,才能实现初衷。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大地,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提出把创新文明当作能源新文明的主线。正因为绿色能源文明不同于之前的能源文明,所以不但要有新的科技成果作为敲门砖、先遣军,理念、制度、市场、路线也需要创新,全面的新角度、新尝试、新成果,才能玉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能源新文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行业查看更多>能源消费查看更多>三中全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