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保护与控制评论正文

解码“中国造”

2014-09-11 15:23来源:国企关键词:中国制造业中国西电输配电制造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希望。”马凯表示。

不加班的工厂

7月19-27日,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南通中远川崎的职工开始为期9天的高温假。

南通中远川崎有很多中国制造企业不可想象的制度,比如很少加班、法定节假日正常放假,再比如每年一度的高温假。“在正常不加班、放高温假的情况下,还能做到高产出好效益。”南通中远川崎的做法让马凯赞叹。

“川崎方面的管理规范中,是不主张员工加班的。”南通中远川崎总经理韩成敏表示,“因为加班就要支付加班费,会增加人工成本。另外,频繁的加班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符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求。”

这一制度得益于南通中远川崎独特的生产管理体系。

南通中远川崎系中日合资,中远集团和川崎重工各出资50%。前者有市场需求,后者有建造经验。

1995年,南通中远川崎组建后,招聘的数百名员工被先后送到日本研修。“研修就是既要参加实际工作,又要参加理论学习。”制造本部舾装二部部长龚江华认为,川崎的授课老师非常尽责,在教授知识的时候毫无保留。

“平均下来,每人的培训费用在28万元左右。”南通中远川崎总经理韩成敏认为,培训费用不菲,但物有所值。那些在日培训过的学员多数已成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比如管理部部长储彬、制造本部舾装二部部长龚江华,还有品质保证本部副本部长张海东。

从川崎重工归来的不只是一支人才队伍,还有一整套生产管理流程。

“川崎重工善于将定性的东西转化为定量,比如所谓‘世界一流’,是有一系列财务指标的。”储彬介绍说,南通中远川崎学回来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从接到订单开始就要把物料、人工等成本全部核算清楚,然后在电脑中模拟设计、制造流程并进行优化。“我们不会去市场上盲目抢订单,所有的订单都要基于现有资源进行核算。”

大型船舶堪称工业时代的巨无霸产品。以一艘集装箱船为例,涉及工序3万多道,部门众多。各生产环节配合是否紧密往往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参照川崎重工经验,南通中远川崎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分段对接误差为零的无余量造船,“也就是各生产环节完全按照同一节奏进行配合,不会出现上下游之间的时间差”。龚江华表示,这大大提升了船舶质量和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

如今,南通中远川崎钢材利用率达到92%,比国内其他骨干船厂提高约7个百分点,万美元产值耗电量为760千瓦时,比国内其他骨干造船厂低约300千瓦时。“低成本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韩成敏说。

原标题:解码“中国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业查看更多>中国西电查看更多>输配电制造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