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深度】新型煤化工五路径:谁能走得更远?

2014-12-03 12:17来源:中化新网作者:陈继军 陈光达关键词:煤化工煤制烯烃中石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制乙二醇:若不能进入聚酯市场成本优势无意义

中国服装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聚酯纤维的需求不断增加,继而推动生产聚酯的原料乙二醇需求激增。由于中国乙二醇产能有限,巨大的供需缺口只能通过进口填补。2010年~2013年,中国进口乙二醇分别达664万吨、727万吨、796万吨和825万吨,对外依存度始终保持在70%左右。国内乙二醇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不仅推高乙二醇市场价格一度突破9000元/吨关口,也刺激煤制制乙二醇项目投资不断升温。

据了解,截至2014年9月底,国内已经有10套煤(或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投产,合计产能150万吨/年;在建项目12个,合计产能317万吨/年;拟建项目4个,合计产能180万吨/年;规划中的煤制乙二醇项目3个,合计产能90万吨/年。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将达420万吨/年;2017年将达467万吨/年;2020年将达557万吨/年。即便算上现有以及在建和规划中的石油路线乙二醇项目产能,到“十三五”末,我国乙二醇自给率也只有60%,对外依存度仍高达40%。另据测算,当煤炭价格250~300元/吨、国际石油价格100美元/桶时,煤制乙二醇相比乙烯法拥有1400~1600元/吨的成本优势。

一方面市场缺口较大,产品销路没问题;另一方面,与主流的乙烯路线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投资煤制乙二醇岂不等于抱了“金娃娃”?“钱景”十分光明?

但业内专家提醒:煤制乙二醇有市场未必有钱景。

中国化学理事会理事贺永德表示:一方面,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中国服装出口已经并将继续面临较大压力,减少了涤纶需求并打压其价格下行,聚酯需求增速因此放缓、价格下移,最终将导致乙二醇价跌量减,压缩其利润空间。

另一方面,国内93%的乙二醇用于聚酯生产,3%用于聚氨酯生产,3%用于防冻液生产,1%用于其他领域。所谓的乙二醇供需缺口,主要指能满足生产涤纶长丝、涤纶短纤,以及瓶级聚酯的乙二醇。而目前国内已经投产的煤制乙二醇装置,只有新疆天业5万吨/年合成气制乙二醇等少数装置的产品被上游聚酯企业接受。其余大多数厂家的煤制乙二醇产品尚未被聚酯企业完全接受,只能销往树脂及防冻液等领域,既限制了需求,也削减了煤制乙二醇的盈利能力。

后期,如果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下跌,而煤炭价格企稳并反弹,将缩小煤制乙二醇与乙烯路线乙二醇的成本优势。若届时煤制乙二醇企业仍不能保证装置安稳长运行并彻底解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则煤制乙二醇企业只能望着巨大的聚酯市场兴叹。

“若不能顺利进入聚酯市场,煤制乙二醇就没有前景,其与乙烯法相比所谓的成本优势也毫无意义,只会误导投资者。”延长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李大鹏说。

原标题:新型煤化工五路径:谁能走得更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烯烃查看更多>中石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