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的确,最近两年不只本土与跨国的各大车企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许多汽车行业外的企业和资本也在加速涌入这一市场,意图分一杯羹。政府一直期望提高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准入门槛,放几条有实力和创新性的“鲶鱼”进来激活整个行业,国家发改委也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否决了低速电动车的“转正”,且对有意进入者提出了多项要求。但事实是,不仅乐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已然坐不住,像打擦边球的知豆、备受争议的游侠电动车等也不断冒头,行业媒体已经多次呼吁应该为“过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降温。
由此看来,2020年取消纯电动汽车补贴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某种程度上已经是政府与行业的共识。
“同一起跑线”的自信何在?
不过,按欧阳明高的看法,到2020年取消补贴后的“纯电动车可以与燃油车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一目标或许并不容易实现。
欧阳明高说的“可以”,应该是指客观与主观两方面。从客观上来说,随着财政补贴的取消,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对比传统汽车将不再有明显优势,是“不得不”站在同一起跑线,公平地正面对决;从主观上来讲,他认为届时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上下游的全产业链规模化后,整个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低于传统汽车,“有能力”与之一较高下。
关键就在于,在接下来的五年当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度和产业的规模化能否达到这样的水平呢?
在欧阳明高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0年将实现重要的三步走。“第一步是产业的酝酿期,从2008年开始的500辆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的服务领域各种新能源汽车车型的示范。第二步是产业的导入期,新能源客车、小型电动汽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投入市场,目前电动汽车的销量占到我们汽车总销量的1%左右,2015年底有望达到20万辆左右。第三步是成长期,希望在2020年左右全新结构的轻量化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会先后进入产业化阶段。”
凡事要一分为二地看,先从好的方面分析,这样的“三步走”是很可能实现的。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近几年呈爆发式增长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目前这种高速增长还在持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今年虽然汽车市场整体不景气,但新能源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7月累计生产95530辆,销售89549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6倍;其中,7月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更是取得了同比增长3.3倍的佳绩。
如果下半年一直保持这一增长速度,那么2015年年底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20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销量的1%这一目标没有问题;如果接下来五年一直保持同比增长两至三倍的增速,那么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至少在200万辆以上(超过了国务院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设定的目标),行业规模化也将水到渠成。
其次,除了补贴与政策支持外,新能源汽车的各种新业态也正在铺开。
长期以来,虽然新能源汽车受政府扶持发展迅速,但私人化消费其实还是少数,大多集中于公交、公务、邮政、环卫、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为了鼓励普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各地方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推出的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牌照、限行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购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不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中国在“双碳”目标下的一场系统性变革的宣言。这份文件以交通与能源的深度融合为核心,试图打破行业壁垒,重塑产业链条,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消息,近日,在浙江嵊州市召开的比亚迪美洲商务大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比亚迪将在嵊州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储能中心,在这个新赛道上寻找新能源产业的突破。据了解,2022年6月14日,总投资达13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在嵊州正式通线,该项目是
4月28日,回天新材发布个公告称,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投资建设回天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产业园项目的议案》,同意终止在合肥市肥东县投资建设回天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产业园项目。据悉,回天新材拟在合肥市肥东县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新能源新材料(年产6万吨太阳能光伏硅胶和年产4万吨新能源汽
4月25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提交注册,公司冲击上市进入最后一关。招股书显示,山大电力是一家致力于电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在智能电网领域积累的电网监测技术和电气系统设计及集成化能力,形成了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两大业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华电长江(湖北)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蒋新红,注册资本1.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数字技术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华电长江(湖北)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华电国际旗下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
记者27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1%;第二产业用电量5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用电量1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2%
石油大国沙特的目的不止造车!(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刚刚,沙特阿美与比亚迪签订了合作。沙特阿美表示,合作是为了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一个是世界级石油巨头,一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二者在各自的行业都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头部。并且,两者在业务上并没有交集,甚至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近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披露,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拟转让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底价0.0001万元。公告显示,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100%持股,此次拟转让产(股)权比例为49%。该转让公司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近日,蜀南公司5辆31T氢燃料电池自卸车在成渝扩容项目、德阳昊华清平磷矿2个点位投入试运营。此次试运营的5辆氢车共测试行驶2474.7km,重点围绕碎石短倒、磷矿石和磷石膏运输场景开展。通过为期5日的试跑,主要验证氢燃料自卸车在高速、市区、项目施工现场、复杂山区等综合路况下的载重、续航、爬坡能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2020年或将冲击出一道分水岭。一方面,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于4月23日正式发布,纯电动汽车补贴续航门槛提升的同时,补贴金额进一步下调;另一方面,4月29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征求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下称《征求意见函》),其中
“动力电池快充20分钟续航300公里,氢燃料电池加氢3分钟续航600公里——动力电池是大忽悠,氢燃料电池才是终极能源方案!”这段极具煽情性的数据对比,出现在去年5月中国政府高层考察丰田工厂后。而“氢燃料电池车”这个词,也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来到今年的全国两会,氢能再次成为汽车行业代表、委
近日,氢燃料电池汽车再次获得国家政策“重点照顾”。(来源微信公众号“车东西”ID:chedongxi作者:吴垚)4月初,三款氢燃料电池车首次登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享受每辆车20万-50万的国家补贴,与部分地方政府的等额补贴,总额最高可达售价的70%,补贴力度至少会持续到2020年。月底
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数据统计,2016年~2018年,中国氢能源产业链的相关投资累积投资金额(含计划)达2017亿元。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投资额约有1051亿元,占总投资额的一半。这意味着,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投资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下游整车领域。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纯电动汽车补贴将逐
靴子尚未落地,各种版本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消息已经满天飞。迈入2019年,电动车企和动力电池厂商最为期待的莫过于2019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何时与大家见面,以便参考补贴新政调整产品策略。新政何时发布?从2018年12月等到今年1月,近日又有媒体表示从“内部人士”处获悉,2019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了丰田汽车公司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之后,一时间掀起了业界对氢燃料电池的热烈讨论,以及汽车产业对氢燃料电池的热切追捧。迷之高涨的氢热情本月,日产-雷诺-三菱集团宣布中止2013年与戴姆勒、福特签署的燃料电池车商用化计划,并将未来经营资源集中用于纯电动汽车汽车的研发。同
新能源汽车行业机会已经蔓延开,在现在的格局下,对于投资机会更需要细细甄别。我们对燃料电池的观点:首先,燃料电池是属于未来的板块,锂电池在未来的三年确定属于向上周期。而燃料电池还处于一个导入期。,在2020年或者2021年,才真正步入成长期,我们现在讨论的可能是未来两三年后的事情。第二点,
自特斯拉之后,电动汽车屡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到创业者再到IT巨头们纷纷为电动汽车造势。而最近印发的今后五年关于电动汽车《发展指南》再次让不少人欢心鼓舞,可回到一个现实问题来看,如果没有补贴,你还会买电动汽车吗?政府补贴仍是电动汽车的最大推手从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来看,
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持续的补贴与政策扶持下逆势上扬,成为市场的一大亮点。但在销量节节攀升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机制也同步启动。日前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纯电动汽车补贴可能在2020年取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出既是其真正市场化的必经之路,也能为当下的新能源热潮降降温。但是,2020年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成倍增长态势,与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不无关系。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大量利好政策的储备,虽然能为新能源汽车增量保驾护航,但也使其产生了严重的政策依赖。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北京纯电动汽车累计上牌达到1.62万辆,其中7月上牌量超过2000辆。事实上,在北京新能源汽车井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徐欣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徐欣表示: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结合能源发展新形势、新变化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三组数字,可见证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涌现。超1/2——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
上文中我们对于微电网的终端设备所需要具备的“四遥”和“四可”等概念进行了分析。而这些终端设备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构成微电网的,就涉及到相应的组网方式了。一次电气设备的组网在前,二次通信设备的组网在后。这些都是微电网或者虚拟电厂相关从业者需要了解的,今天我们先谈谈有关电气组网方面的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1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美丽东城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相关链接:北京丰台区环保新政!年底落实氢燃料电池汽车各领域应用通知显示,在东城区蓝天保卫战2025年行动计划中,以车(械)“含绿量”提升为重点,推动结构减排
4月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省级充电基础设施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汇聚和智能有序充电的通知(冀发改能源[2025]397号)。要求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建设智能有序充电管理模块,集成负荷预测、动态定价、远程控制等功能,结合现场实际,灵活制定接入方案,将运行中的社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优势和核心枢纽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4月17日,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做好全省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接入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的通知。其中明确,全面推进全省公共充换电设施高质量接入。各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运营的公共充换电设施要按照新版《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接口说明书》要求,全面实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推进美丽丰台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显示,在蓝天保卫战2025年行动计划中,加快重点行业车新能源化,年底前完成研究制定快递车辆、轻型商超配送车辆新能源化工作方案。新增和更新的快递轻型配送车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EV)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压力日益凸显。传统充电站依赖电网供电,面临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扩容成本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光伏发电+储能调节+智能充电”,成为调节电网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并逐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