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风电企业家论坛:如何突破供应链带来的瓶颈和挑战?

2020-10-15 09:03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风电企业风电人物2020北京风能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14日下午,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0)举行了CWP2020企业家论坛。以“新目标、新时代下的风电未来”为主题,邀请风电开发企业、整机制造企业和重点部件生产企业的高级别领导探讨“2060碳中和”目标下风能产业的发展情景,提出新时代、新目标下的产业主张和实践路径。企业家论坛(III)是供应链讨论专场,由全球风能理事会战略总监赵锋主持,发言嘉宾有:

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托马斯·凯勒;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副总经理陈长春;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咏梅;

博士舍弗勒大中华区工业事业部总裁王贵轩;

南高齿集团执行董事,风电事业部总经理顾晓斌;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欣。

微信图片_20201015090320.jpg

以下为发言实录:

赵锋:今天这个大会是经过精心准备策划的,在这个会议之前,我在风能专委会他们北京办公室工作了三天,说实话真的是不容易,刚才两轮企业家论坛的老总们都感谢秦秘书长,感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也包括李主任他们那边,一直在策划这个会议,没有你们的付出,也没有今天的宣言,也没有今天这么鸡血的兴奋度。我们接下来“十四五”、2030、2060产业如何发展,今天早上主旨发言几场下来以后,加上两场企业家论坛讨论,应该说把这个盘已经画出来了,饼也是画出来了,这次绝对不是闹了很小的饼,而是很大很大的饼,你要吃40年才吃得完,这场我们有幸请到了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商维斯塔斯,请到株洲电力机车集团,两家一中一外都代表着产业先进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车,我这次有幸也去了株洲,从他们2018年装机30万千瓦到去年90万,到今年订单可能是4-5个GW,翻天覆地的变化,然后请到了四个核心部件,有中车电机,他们在海外也有突破,请到了南高齿,是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齿轮箱制造商,有中材科技,最后我想要感谢王贵轩王总,十年前我坐在下面听的时候,王总就在台上讲,当时代表齿轮箱制造商,今天王总坐在台上代表了非常致命的核心部件主轴轴承,所以在我们讨论之前,还是先把掌声给已经上台的嘉宾。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等了,刚才整个会议和本次目前国内新能源格局的话题,早上和下午都已经展开讨论过,在这里就不再重复,就直接进入话题。第一个问题,目前整个新能源,尤其是中国市场,现在是三个主要的话题,一个是抢装,另外一个是抢装带动了产业的瓶颈,另外是平价,9月22号习主席提出的30、60的目标,这三个话题既戳到了我们短期的近忧,也推事把我们的远虑给打消了,画了这么大一个盘。在我们讨论之前,我们还是从目前的情况,产业的发展和供应链的发展说起,到最后我们以部件商和主机商如何实现2060这个目标来收局,首先第一个问题先问主机商,第一个问题就是目前我们都知道全球都在抢装,核心市场,中国在抢装,除开中国市场之外,美国是全球第二大风电市场也在抢装,正是因为有抢装,包括越南也在抢装,好几个国家抢装以后供应链都吃紧,所以在座有两位主机商,一中一外,维斯塔斯他们在抢装之前每一年都已经超过10个GW,他们应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第一个问题先问问托马斯·凯勒先生,作为全球最大主机商,在面临2020抢装的时候,你们在供应链里面临哪些问题,瓶颈主要是什么?

托马斯·凯勒:非常感谢大家邀请我来参加全球风能大会,还看到有这么多顶级企业代表、供应商代表我感到特别高兴,今年确实对中国、对全球的整机企业来说都是有供应方面的压力,我们抢装主要是由于有一些系统它的补贴要退坡,像美国、中国、越南,但是我们这个规划都是长期的,我们为什么全球是作为领先的企业?就是我们的装机总量已经是81个国家都有存在,很多国家本土都可以制造,而且我们可以平衡这个事情,市场给不给补贴对我们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我们目光都是放的非常长远,因为自己供应链的网络,保证我们只要做的承诺都能够兑现,都是长期的承诺,我们做的程度都是可以兑现,不管市场到底是往上走还是往低走,我们的承诺都没有问题,我们是互补互惠的问题,有一些年肯定是有问题,比如说有些年份过的比较好,像新冠的年份就比较糟糕,我们的供应链恰恰是危机之年暴露出它的一些缺陷,我们的供应链在中国也有,中国的供应链非常强,我们不仅自己维斯塔斯的员工非常强,中国供应链的企业都非常强,快速在新冠影响之后就把我们损失的生产时间找补回来了。另外2020年主要对于整机厂商的影响主要还是材料的影响,有一些是叶片,有一些是吊舱的的,但是有长期的合作伙伴,我们合作伙伴都是非常值得信任,供应链非常值得信任,长期的关系现在就看到它的价值了。

对我们维斯塔斯来说,我们长期的承诺,你必须是要兑现的,你必须有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且需要我们日常与他们进行非常好的一些沟通,把每天日常的情况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能够与我们供应商进行交流,保证我们的原材料到位,而且能够来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满足你对他的一些承诺,所以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们在全球化当中的一个优势,本身就是能够来去展示出来,同时要成为行业的排头兵,我们需要与业内不同的供应商都有非常好的沟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断选择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赵锋:刚才您提到了材料,它可能是其中一个限制,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关键的零部件,除了中国之外,我们知道在中国发展是非常好,您遇没遇到一些挑战,比如在美国的同事,全球的同事告诉您有什么挑战没有?

托马斯·凯勒:实际上可以看到关键在供应链的部件比如像齿轮箱,很多对于美国来讲是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它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比如说对于叶片有时候也会是一种限制,很多不同的零部件是取决于到底你关注的领域在哪边,整个机器交付的情况,作为投资者来讲,我们还是有不同方向的一些经理人购买不同的零部件,我们如果真正看到哪里展示出一定的缺陷,我们要了解到销售的是整个的一个风机,比如对于中国钢铁成为了比较大的限制,在中国市场上买不到钢铁以前是不会存在的,但是我们也是取决于市场本身不同的变化,其实你是需要依靠整个的供应链,不然你就会遇到一些瓶颈,对我们来讲,我们大多数的一些叶片都是使用非常轻的碳,所以我们为什么用PVC,还有叶片的一些供应商,他们可能也会遇到其他的一些材料,也会受到影响。

赵锋:非常感谢,让我们把眼光从全球市场上回到国内市场,这个问题就回到国内的制造商中车,我这次去株洲你们的表现非常棒,是十倍级的增长,增长背后肯定有供应链的支撑,南车是一家垂直性整合比较完整的企业,你们有自己部件供应链,从电机到叶片,到变流器,回到中国市场2020抢装这个过程中,我们上半年忽略了,因为有疫情影响,从第二季度大家开始恢复正常生产,陈总,我想问,站在南车的角度,你们在这个产业链里有哪些核心部件让您觉得非常非常难,瓶颈在哪儿?

陈长春:我先两句,借这个机会,今天在场上我还要感谢,一个是协会这边,给了我们前面总结很多年的经验,中国中车就是南车,前几年量都不大,但是今年客户的需求很大,所以产能提升的很快,这个得益于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行业给了很多各方面支持,另一方面行业今天坐在这里的代表中国国内整机市场行业前几名的整机厂给了我们很多学习的机会,也引领我们在往前走。第三个是坐在我旁边的维斯塔斯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所有的合作伙伴给予中车的支持,所以开始之前先要说一些感谢。

对于中国中车来说,刚刚赵总问到为什么今年我们做成这个样子,或者我们没有问题吗?其实有一句话我要先说,其实中国中车有一点做了,笨鸟先飞,在去年气十我们对整个政策的了解,我们是比较滞后的,不是特别能踩到点上,但是我们去年做了一个决策,8月份以后我们就没有再接新的订单,我的合作伙伴,包括客户,所有订单在8月份的时候就盘完了,盘完了之后,接下来我们是以最短板,当时预测的行业最短板来进行的整个全年产能的排查,就是叶片,幸运的是中车内部,在株洲所下面有一家叶片厂就是时代中材,把最短板的问题解决之后,整个采购计划排程按照最短板来排的。第二步来找我其他物料合作伙伴,我们就评估可能有比较难的就是轴承,不论是国内国外的合作伙伴,我们在9月份就盘完了今年的需求量。还有第二个齿轮箱,第三个是偏航变桨轴承,所有物料都是在9月份的时候排完了计划,今年抢装导致很艰巨,现在我也没有很圆满完成任务的原因就是疫情的影响,最大影响是原材料和进口设备,对这两样东西依赖最大的物料,顾总他们做了很多努力,还有偏航变桨轴承方面,所以就导致今年我们所有的整机厂都是在二季度、三季度,到现在都还是处于非常紧张的出货以及跟合作伙伴那边去谈怎么去提升协调率的阶段。

赵锋:我们一不小心把这个平台第三厂搞成了中车的答谢平台,核心部件齿轮箱、轴承都在这个台上。我们问完主机商,我接下来想跟部件商讨论一下,从部件到轴承、齿轮箱、叶片,一个方面是因为疫情影响,第一季度几乎是停产或部分停产,后来又出现抢装,原来大家能够希望国家发改委同意协会申请6个月的并网延期,现在看可能性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抢装是一个当务之急,对于开发商来说,面对这么大的量,应该说供应量不是昨天晚上告诉你,应该是去年5月份政策出台以后,应该是陆地和海上平价路线图非常清楚,陆地今年必须并网,这么大的量,除了疫情之外,我想问一问几位部件商,为什么我们的供应链在已经有所准备、有所预期情况下还出现瓶颈,究竟是我们制造能力不行,还是政策本身有问题,先从李总开始。

李咏梅:各位风电界的同仁大家下午好,首先还是非常感谢协会组织这次不论坛,赵锋问的问题,从发电机的角度我谈一下抢装潮下有些瓶颈的问题,瓶颈很多,包括叶片和其他的产业,并不是所有的整机厂家都会提前做好了全部充分的准备,作为发电机来说,其实发电机的部件可以说是80%已经都全部国产化了,但是还是有一些核心的部件是依靠进口,就是在国产化的这部分里头,我们国内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现在抢装潮的需求。比如说在进口件里头,电机全部使用都是进口轴承,大多数使用的FAG、斯凯孚斯凯孚进口的轴承,今年在轴承的情况下,永济电机作为进入这个行业里的第一台风机就装的是永济电机,到今年发展20年了,今年的量和去年相比翻了一倍,什么叫翻了一倍,我用一个数字给大家描述,去年我是行业里做的第一名是45个亿,论产值下来,今年我们将近做到75个亿,这就是翻了一倍的概念。刚才赵总说了,他们也是提前做了准备,永济因为在这个行业进入的作,我们一般都预期一年多去了解,在去年中游我就定了今年所有的轴承,包括一些大的需要进口的件,但是今年的量确实是很大,在这里头轴承的供应它并不是跟着中国的抢装,把所有的能力给我们准备好,因为它还要做其他方面的轴承,都来源于它,加上今年的疫情,尽管斯凯孚和FAG也安排了制造厂,但是核心,比如滚子都来源于进口,很多东西来源于进口意大利,我们也知道在前期的时候意大利疫情是相当严重,或多或少还会受到影响,再加之有些部件可能没有提前那么长时间去准备,现在你常用的轴承一般周期都得6个月,稍微有些新产品的轴承可能就得9个月甚至更成的时间,何况现在国内的发展随着很快,我们从2015年1.5兆瓦到现在已经发展到12兆瓦,这种发展的速度国外的部件要跟着我们同期快速的发展,还是有过渡的。第二个方面像国内在发电机上有关的部件,比如铸件,今年也是非常紧缺的,这就是国内的产能,尽管国内铸件厂家也有五六家,能力大的也有三四家,但是还不足以支撑我们这么大的抢装潮下,所以铸件到现在一直不富裕,为什么赵锋问已经做了准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厂家都能托起抢装下的量,所以不希望风电行业有这么大的抢装潮,对哪个部件商来说都不是一个特别稳妥的发展。

赵锋:顾总,你这是龙头企业,国际国内你的份额海外份额也是最大的,中国更不用说了,60%到70%的比例,抢装量,你们跟国内大大小小的第一、第二、第三梯队的整机厂都在合作,加上疫情影响,现在就想听一听作为南高齿全球最大的齿轮箱制造商,你是如何来面对疫情和抢装给你们带来的冲击,你们的瓶颈在哪里?

顾晓斌:本来应该是网博士先说,其实我们的瓶颈就是王博士,从去年5月份国家政策清晰以后,简单来讲整个抢装,也可以评判一下国家的政策,因为我们给美国市场也大量的供货,给GE,相对于美国PDC的规定,我们这个政策是来的太猛了,而且时间太短了,不是哪个企业有没有能力,如果不把它放到某个时间段里来说大家都有能力,我们在扩产,在解决,所以今年供需的矛盾我认为是必然的,这不是人为的事情,由于政策、由于抢装造成市场的需求和所有供应商具备的能力本来就是不匹配的,这个矛盾是绝对存在的。有的企业确认货源早一点,过的从容一点,但是你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要求,从我们南高齿来讲,当然这个供应总是两方面,一个你自身的供应链,再一个你自身厂里的长能,一个是外部的材料,另外厂内自身。我们从去年5月份,跟中车、远景都一起在锁定产量,也到我们上游供应商里去,但是其实当时就已经是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你总体的需求加在一块,实际上是远远超出了它的产出,所以这个矛盾不是说哪一个厂家你努力还是不努力,它就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后面一个问题会谈到30、60,对于30、60我们希望政策能够非常明确,给大家一个时间,给供应商时间,给我们自身时间来满足这个要求,我就讲政策的对比。我们在去年进行扩产,包括供应商,疫情原因也有,刚才永济这位也提到设备的问题,我们的设备刚刚跟王博士也在讨论,每一个企业增产它的周期是不一样的,能把产能拉上来,有的一年,有的产业一年半甚至两年,我们跟王博士尽管做的产品不一样,但需要很多产品的设备周期是一样,比如齿轮箱真正的扩产要24个月才能够把新一轮的产品从你投资到形成规模,基本上要这么长的时间,包括今年抢装留给我们的反应时间是不够的,但整个执行还好,也感谢客户的信任,尽管没有一个客户百分之百接了订单,因为做不出来,但是履约率是按照98%的交付计划给客户交付的,所以我说今天不要声讨我们,好像王总叶片也没交全,不光我一个人。

赵锋:每一年南高齿他们内部也做评估,他们的产能在市场份额非常稳定,他们的发货量能够看到国内,尤其是陆地的装机量,如果大家感兴趣请大家掌掌,让顾总估一下今年陆地是能装多少?

顾晓斌:这个问题有点为难我了,因为真正的客户我们去接触,包括能源公司,我们接触的很少,不是太清楚,但我估计相信是会超过30个G的。

赵锋:大家都责备你,轴承这是老大难,以前没抢装,我们每一年做小结几乎是年复一年看到主轴轴承是整个全球产业链的瓶颈,你几乎是控制了整个传动链,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们给整个产业的发展制造了很多麻烦,为什么?你也知道产业要发展,你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你也知道中国抢装,所以在有预兆的切断下,你也知道产业会发展,我想听一听作为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你们是如何平衡,如何思考这个问题?

王贵轩:我首先讲一下抢装,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词,真的不喜欢,我1960年出生,小时候吃不饱,在饭桌上抢饭吃,上学的时候抢公共汽车,现在又要抢装,这个字老给我带来一种恐慌的感觉,为什么恐慌呢?因为刚才顾总讲了,突然政策要调整,调整之后后边怎么样呢?所以你调整的时候大伙都会说我现在必须抢这资源,带来什么问题呢?你就说让底下供应商去建,建起来之后市场没有怎么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政策持续性需要改善的情况下,对供应商是一个问题,所以我非常感激习总书记给我们定了2060年的目标,给了我们40年的计划,可以长远的计划这个行业,这是非常好的英明的决策,所以我非常支持今天的北京宣言,给行业带来信心,别今天管你3年,3年之后怎么活。第二点我们的设备投资,我要扩产设备生产就是18个月,有的到12个月,我再调试加在一起需要两年才能扩产,这不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对客户来说,客户都是我的上帝,这一堆都是我的上帝,所以我今天来非常忐忑,我有一个好消息,我们今年在南京投了1.2亿欧元,大约10亿人民币,建了一个全新的大轴承厂,我非常欣慰,那是我建到的最棒的、最好的,也是最先进的轴承生产线,舍弗勒南京就成为舍弗勒全球最大的大轴承生产基地,所以我们是有希望的,也是有准备的,为了下边的40年做了不少的准备。

赵锋:谢谢王总,坐在台上的主机商和电机齿轮商都很开心,最开心是坐在你左边的那位先生顾总,最后问一下叶片这一片,中材在叶片里数一数二的一流企业,你们做的叶片不仅满足中国,也出口,年初我们跟秦主任也做过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国内4家海上风电制造商都认同叶片是瓶颈,我想听一听中材在产业链里对2020目前抢装的情况下,分别在陆地和海上你们都面临了什么样的供应链的问题,瓶颈究竟在哪里?

王欣:感谢各位同仁,今天下午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认识,刚才顾总开玩笑讲,王欣来了这个事情就简单了,因为托底的人来了,最短的就是叶片,全中国人都知道。对叶片来说最大的瓶颈是两块,第一个是材料方面,在8月份知道核心是新材,到现在也缺,9月份开始有了更短缺的材料玻纤比新材还短缺,当然这个里面有来自南美的青木,因为疫情的影响这是很重要的因素,另外今年抢装以来,我们现在在做的产品在2.5到2.6GW,还是在2.1、2.2徘徊,加上换型以后,整个新材用量都是过去1点几倍、2倍用量上的变化,所以带来了材料很紧张。第二点中材三年前陆陆续续改造我们各地的六个攻防的厂房,让它适应大叶型生产的需要,到了2019年年底的时候,我的六个工厂里面有五个工厂都能具备生产80米级别的叶片能力,但是为什么还短缺呢?每一年叶片都短缺,就是缺最火的机型,2019年到2020年市场上141、147这样级别的叶形最火,作为叶片厂来说,我们很多的同仁没有得到主机特别命令的指令,所以大家的种类不充分,我们现在有大量的131、121的产能,但客户不需要了,像140、147,我了解到的情况到今年8月份大家还在上模具,一个模具投下去,等到模具真的发挥产能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今年行业投了很多新的叶片厂,也有很多新进入者,也预示着为迎接更好的每天大家都在做准备。整个爬坡爬的特别慢,现在好不容易爬到能供应上了,现在的需求估计离踩刹车也不远了。

赵锋:谢谢王总,有一段时间我知道主机商包括叶片制造商,你们都派专人去厄瓜多尔守巴沙木,现在还是这样紧俏吗?

王欣:现在都回来了,因为很多人拿在手里的木头也有出不了手了的。

赵锋:我们第一轮问题就先问到这里,是关于抢装带来的瓶颈,为什么会出现瓶颈。第二个问题也更关键,你现在是面临抢装,抢装也是因为马上要实现平价,实现平价这个问题就来了,你实现平价以后,整个产业链主机商面对压力以后,它会把压力释放给部件商,作为核心部件供应商如何来帮助主机企业实现平价,究竟是通过技术迭代,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在下午第一场论坛的时候,马锁明提到了,他作为一个业主他抱怨,他就觉得是一个问题,现在技术迭代太快,这可能也是一个问题,你太快以后,一个是你量释放不出来,规模化效应达不到,太快以后质量上把控也会出问题,所以我想先把这个问题交给部件商来回答,你们如何来帮助主机商实现平价,等你们回答完了以后再请两位主机商评评有没有道理,首先从李总。

李咏梅:这个话题也是大家在底下议论很多,而且确实是很尖锐的一个问题,首先我觉得这次和咱们前两轮研讨的领导们说的,我们这次参加第13届的风能展,真的是感觉到习总书记很伟大,作为中车的一员,我们是最有发言权,提出了高铁是国家一张亮丽的名片,而且习总书记为新能源也定出了目标,2030年、2060年两个很明确的目标点,这是我们作为风电人觉得很值得骄傲的,而且我们觉得真的是风电的未来看到了很大的光明。同时作为风电,刚才在上一轮有领导说风电和光伏,不管怎么说,人家光伏确确实实在成本上就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所以作为平价的事情,不是说国家把这个事情推到这个程度,而是因为市场推到了这个程度,这是我前沿想表达的意思,作为部件企业,从我做发电机的,我很汗颜没有为所有的整机商,客户对我的信赖,我认为我还没有做的很到位,把平价的成本做到最优的状态。但是永济电机作为国家央企的一名成员,我们具有大国的担当,具有民族的情怀,我认为我们现在二十多年来一直朝着以下三个路子在走,第一个从设计研发、技术创新的角度一直在做技术机型的改善,从结构上、性能上、降本上等等方面,我们在做研发的改进、降低成本,这是新技术的创新。第二个新材料方面一直在研究这个方面的事情,比如现在借助中车的平台,我们在在研究超级铜、曲向硅钢材料,能为电机方面带来效率的提升,电机重量的减轻、成本的下降,这是第二项材料方面。第三项从大国央企作为国企的一员,因为我们有常年积累工艺的实力,我想了想,我们作为风电业一个国家央企的方面,我们和国际上的客户比,我们和一些优秀的厂家比,我有什么样的特点?我就认为我们作为央企很正规的一支正规军,我们从工艺常年积累下来装备的改善,精益化的制造,提升效率、减少人工,做到降本的效果。从这些方面我们陆陆续续这几年,从原来的1.5上到12兆瓦的方案通过了行业专家的评审,确实在这几个方面把我们的双馈,包括曙龙,还有海上的直驱和半直驱,一直在做降本的工作,但是也是在这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希望在推进过程中,尤其是海上这个方面,我认为步子不宜特别快,借用一句话,用伽利略的思想,任何的事情我们要做好验证,不敢把不成熟的事情推到产业链上来,效率要加快,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风电产业和国际风电结合在一起。

赵锋:总结一下就是技术迭代应该是需要,但是还是要有保证,载质量保证做到有底气的情况下再提高效率,我们加速发展,谢谢李总。接下来请王欣王总,叶片这块,你刚刚提到了主机商技术迭代直接导致了叶片直径加长,你刚刚提到陆上141、147更大,因为6兆瓦维斯塔斯他们样机要装,SGR也在动,我相信国内也一样,海上就更大了,一方面要帮助产业实现平价,另一方面又面临技术迭代,作为叶片商你们怎么来思考解决方案。

王欣: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叶片厂,我们这几年一直是紧跟客户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产品就像刚才李总讲的,从1.5现在干到8.0整个全系列的产品都有,并且现在大家开玩笑说,现在叶片换形简直比华为推出新手机的速度还快,怎么更好的响应平价时代的到来,我们认为首先平价对于行业是巨大的利好,关上补贴一小扇窗户是打开了更大的一个门,未来有更广阔的市场,也让各位同仁有更多的机会去施展我们的聪明才智。在迭代这点上,作为叶片来说还是加强和主机的协同、设计优化,不论是我们现在说的成本也罢、质量也罢、性能也罢,最主要都是设计出来的,设计出来80%的性能所有东西已经确定在那儿了。大家在明天能看到几个主机厂会有新品的发布,也有中材叶片做的小小的贡献。另外对于整个制造环节来说,我们更多的去推动经济生产,把浪费控制到最低,把各种各样的流转周期加快,减少成件在里边各种各样的浪费。另外还有一点做好服务,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中材叶片成立13年以来,我们也不懈朝着这个方面在做,面对平价市场的时候,我想我们有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从国家层面上也在大力的创新,对于咱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做的人来说,风电在中国快速发展的20年,也是我们不断的有新的点子出来,新的产品推出来,适应未来的平价市场,拿中材叶片来说,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材料用进来,减少过程的一些成本,真正为最终的客户做应有的贡献。

赵锋:舍弗勒王总,回到你这儿,大家都知道轴承贼贵,你的主轴都上百万,就是因为成本高你要如何降本,才能实现平价,既然成本高,就好像刚才顾总提到,有的东西不是你作为主机商控制的,既然政策已经决定了,明年陆地就要平价,你如何面对,又想保住你这份蛋糕,同时又面临这么大的降价压力,你如何来帮产业找出路,我觉得供应链里你的问题解决了,我觉得大家都解决了。

王贵轩:我觉得成本问题是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我记得10年前我在这里我们也讨论过,那个时候我刚由汽车行业转到风能过来,当时我提了一个观点叫做同步开放,也不仅仅是同步吧,就是共同开放,主机厂跟零部件供应上一起开放,这是在汽车行业做的非常好的,但是我非常遗憾到今天不得不讲风能行业在这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好,有及个别的例子在做,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什么叫共同开发呢?你在主机设计的时候,就把供应商引入进来让我们参与你的设计,很自豪的讲我们懂我们的零部件,你可以非常好考虑到零部件怎样更合理的来用,这样整个链条就可以省下很大的成本,我现在就有什么问题呢?因为都是我的上帝,每个人都是我的客户,任何一点小的差别,差几个扭米或者差几个毫米,我给客户讲,客户做的东西必须不一样,因为他给我定了就做出两个产品,这样都要重新研发、重新测试、重新开发。反过来如果说我们彼此之间有一个约定,我们建立一个标准产品,我无论是哪个客户、哪个机型我们都有标准产品,这样用标准产品,我就只开发一次,所有客户东西都来做,生产也省事多,生产也有量的效果,这种规模效益能降低很多成本,所以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我想讲的是,我们不能只看产品、零部件、整机的费用,我们要看效率,到最后每度电的效率,这是最终跟其他行业竞争的标准。所以我们在这里舍弗勒做了很多的开发,以工业4.0的思想开发了一系列全新的系统,包括传动链的监控、油脂系统监控,包括整个服务系统,我可以为我的客户进行实时监控服务,实时高速客户,你什么轴承需要换了,需要做什么维护,由此将近或者避免这些无计划的停机,用有计划的时间维修你的主机,保证整个链条的正常运转。我们最近新开发了一个非常先进的监控系统,解决白点时,大家知道白点时是我们行业无论是齿轮还是轴承,到目前没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WEC,这个问题是个大难题,我们现在开发了一种新的油脂,抗WEC的油脂,我们开发了一套监控系统,监控油脂质量,轴承工作状态、电流流动,油脂里水的成分等这些东西,虽然不能百分之百排出白点时,但是能够随时随地跟踪,轴承或者零部件面临着白点时的危险,整个目的在于提高主机的效率。

赵锋:现在给你这么长远的规划以后,产品质量如何做到最好,相信除了制造这一块,你在运维也提的非常好。顾总,刚刚王总提到学习汽车产业,我知道在2016年南高齿推出来一个平台,我想听您讲一讲如何作为大的部件商、齿轮箱帮助企业实现平价。

顾晓斌:刚刚网博士讲到,我也有些体会,因为我来南高齿时间不是太长,中间跟这些销售跑了很多客户,也可以说最开始的时候,有的客户甚至是反对,甚至是猜测你为什么想把齿轮箱做成一个标准齿轮箱,是不是标准了以后,别人只能买你南高齿的齿轮箱,我说完全误解了我们目的和动机,我可以做,我们竞争对手一样可以做,不是标准了变成只有我能做了,后面通过我们逐渐把我们的目的阐述的更加清楚,尤其是今年抢装,从去年开始抢装,客户开始逐渐不挑了,你有现成的最好,成本最好、可靠性最高。借这个机会再次重申一下我们的目的,就是所谓要做标准化的目的,没有任何是说标准化齿轮箱只有我南高齿能做,谁都可以做,如果不同厂家,比如3兆瓦或者扭矩在相似的情况下,如果选用同一款的齿轮箱,这个对我们整个的成本,包括对产品的质量,包括维护,其实不光是我们有利,对客户最终也是有利的,我们推出2兆瓦、3兆瓦、4兆瓦平台,我个人认为做的还不够好,只是把它称之为标准齿轮箱,其实里边很多东西还是要动的,我有个体会,去年去了一家客户我们也在沟通,要我们铸件一定要改,我们说也不是那么难,但是毕竟增加成本、周期,是不是一定要改,最后我跟企业老总讲,如果影响你的可靠性、寿命肯定要改,但是如果跟这个没有关系,我觉得你改一下成本要低的多,实际上是一个软管的连接位置,最后领导干预了一下下面就做了,作为领导层,不光作为供应商,我相信客户也都了解它的益处,但是往往阎王好伺候小鬼难缠,我们自己工程师也存在这个问题,他说我的图已经画完了,不愿意再改一遍,领导往往不知道这样的细节,下面不动,就给你增加了很多的成本,我们成本也增加了,客户的成本也增加了。

赵锋:刚才四位部件商从他们的角度给出了方案,如何实现平价,现在请两位主机商评价一下他们的答案,你们认同吗,如果不认同,你们觉得部件商应该如何跟你们配合才能实现平价。

陈长春:我就说一下,我本人是2016年以前从轨道交通做核心部件,负责工艺那一块转到风电整机来的,所以刚刚几位合作伙伴谈到了所有的观点,个人都是持支持态度的,确实在今年整个抢装潮过程中,整体来说我们也接受了,包括李总这里,包括顾总这里,包括斯凯孚、FAG他们提的标准化设计,我利用标准化平台化产品的理念,这个理念也确实让我们在整个抢装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占了很多优势,所以这个是非常支持的。作为整机厂,我也能理解部件这一块的痛苦,因为确实有十多年的部件的从业经验,对于风电行业来说,平价是跟光伏成本比较的平价,是我们整个产业链都要面临的问题,不能回避。在整个降本过程中,除了刚刚给供应链这边提的很多要求之外,其实还有两大块都要发挥作用,一大块是业主,第二块是整机厂,第一个还是要从度电成本这个方面去考虑,从整个全产业链以及全生命周期去考虑整个成本的分析分析以及协同降本,对于行业里面有分产排在前面的整机厂已经启动了,我们在后面一直在追随着这些,更需要的是和供应链、业主这边协同的一些讨论的分析,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基于整机和部件之间深度协同降本,现有的风机在现有技术路线下还存在一些功能的冗余、功能的重复,这一块如果整机厂和部件商能够深度协同,可以把风机做的更小、更轻,成本自然能够下去。第三大块才是供应链这边他们的新材料、新器械、新工艺,包括颠覆性技术的使用,这些也需要整机厂去配合,把设计计算能力和试验验证能力得到一些提升。最后我还要补充说一点,我们确实在新的30、60规划里面和光伏共生是我们风电行业需要去考虑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竞争,怎么把共生的技术、并网的技术,我们真正的能源互联网的这一块深入的研究创新应用起来,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降本和发展的机会。

赵锋:我想说一下,最后一点跟维斯塔斯是很契合,我之前做咨询跟维斯塔斯做项目的时候,他们是最早一家主机商提出的叫做SCEO,你要把风电纳入到新能源一个平台上,要和光伏、储能友好相处,不是竞争,非常感谢。托马斯,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嘉宾,给我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一些解决方案,来去支持主机厂进一步降低成本,您在中国也看到,也会有很多差异,您会满意他们这样的一些解决方案,还有一些其他什么想法吗?

托马斯·凯勒:首先所有的这些工作我都是觉得非常满意的,而且这些都是我们行业共同的努力,才能够来去降低中国的差异,而且刚才他们也讲到了非常好的想法,如果只关注零部件的成本,我们必须要保证在设计当中和OEM客户都能实现协同,而且比较高效,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了客户这方面的性能,或者是我们这边的效率,但是有的时候性能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需要实现这种协同,而且也期待着更长的一个时间点里面,能够实现这种平价,最终还是可能的。而且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作为这个行业的一些领袖,很多地方我们也是花了很多钱,所以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和供应商一起做更多的集成,做更多的一些,比如说向汽车行业进行学习,我们知道他们是有非常快速的周期,而且同时电量更少一些,因为通过这种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我们可以更好更快速进行,比如重新的设计等等。所以这样的投资可能获得的结果就会更加的容易,我们也是非常大的任务,要与中国的供应商合作伙伴进行合作。现在在整个风机平台当中有很多机型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大战要去打的,而且对于整个风能行业,我们希望能不断的变革和转型,这样我们才能够将解决方案最终拿到整个的电力系统当中去,和供应商一起努力,这是对于我们所有整个供应商来讲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当然我们在配件方面,我们也是和很多的一些风能企业进行很多的合作,不光是与客户,还有包括消费者一直到整个供应基础当中都要进行协同,这也是我非常同意刚才这些嘉宾讲的,所以在设计方面会有非常的变化,也是需要更多价值链的发展。

赵锋: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第一、第个问题很多嘉宾都回答了,我们作为整机商、部件商如何实现30、60这个宣言里面提到的目标,刚才秦主任那场主机厂也回答了,每位嘉宾就用30秒,给出一个响亮的回答,接下来如何布局来实现30、60的目标,从你们的角度想一想,给我们在座的观众,也是给部件商自己一个承诺,如何来布局,从你们的角度,你觉得达到这个目标,哪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先从王欣总开始。

王欣:拥抱变化、迎接挑战,做最好的叶片,为行业做好服务。

顾晓斌:第一个就是希望所有在供应链上的企业,尤其是关键零部件的企业都坚定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希望他们能够投资扩产,对于我们要做的就是投资扩产。

王贵轩:今天听的我热血沸腾,真是一个好消息,我可以拿着我这些数字去扩大我的投资,同时再告诉大家另外一个好消息,我现在在南京要建立全球最大的轴承测试中心,这也是舍弗勒最大的中心,我这个测试中心不单单用在自己的开发上,同时也可以向我的客户提供服务。

李咏梅:要布局好30、60这个目标,我觉得从部件企业来说,最强调就是产业链的高度协同,共同应对挑战,形成一个最优的产业链,做好规模化和专业化,风电的未来无限可期,希望我们大家好好珍惜。

陈长春:在前面的时候我们很担心2020年之后会有个断崖式的下跌,但是今天包括这段时间30、60让我们对这个行业,我们一起充满了信心,2020年还剩下几个月的时间,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同志们一起努力,尤其我们中车株洲也需要合作伙伴们大力支持,2021年以后这一轮抢装我们都准备好了,就是接下来大家继续在协同创新方面一起走下去,肯定可以发展更好的。

托马斯·凯勒:从我们这方面,我们肯定是非常致力于进一步的在研发方面进行投资,和供应链、技术方面进行进一步合作,同时意识到我们需要设立非常坚实的目标,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变化,在这个时间范围之内进行更好的调整,这对于我们整个行业来讲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们也正在不断的去做,我们也是可以携手合作,这也是我们刚刚开始的一个旅程,我们刚刚起步。

赵锋:李主任那场已经提到了指令已经下达了,冲锋号已经吹响了,我们在座的部件商就是枪和子弹,不知道在座有多少是来自于部件企业的,请大家举个手,看来没多少。最后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在座的两位主机商和部件商,感谢他们为我们提出他们的看法,如何实现平价,如何实现2060的目标,也为我们自己要做好枪和子弹,为我们自己鼓掌,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精彩点击:现场直播 | 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企业查看更多>风电人物查看更多>2020北京风能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