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大唐七台河火电厂盈利奥秘探析

2011-09-07 08:39来源:《 中国能源报 》关键词:电煤价格火电企业五大发电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中电联最新统计数字,1-7月份,五大发电集团的电力业务合计亏损74.6亿元,同比增亏82.7亿元,其中,火电业务亏损180.9亿元,同比增亏113亿元。

然而,在全国火电经营环境一片唱衰的情况下,大唐七台河发电公司,一个曾经亏损最为严重的火电企业,现在年盈利过亿元!

当大唐公司号召整个集团向这个深居东北内陆的小电厂学习时,它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他们到底是怎么样办到的?他们有什么诀窍?本期,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黑山白水间的火电厂,来探寻他们扭亏为盈的秘密。

独立自主风气正

作为大唐集团内曾经亏损最为严重的企业,七台河电厂在2003年亏损高达1.965亿,而且该公司所在的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省份,用电需求不足,利用小时偏低,加上火电企业的经营环境于近年持续恶化,扭亏为盈谈何容易。

但是,在逆境中的七台河电厂没有“等靠要”,他们充分发挥独立自主性,拒绝平庸。而这种精神被七台河公司总经理姜朝兴认为是企业可以扭亏为盈的前提条件。“只要有了这些,什么工作都能做好,很多困难都能克服。”姜朝兴表示。

在公司内,这种精神被上下众口一词地归结为企业的“风清气正”。“这种精神是指全体员工都对企业负责,从而在工作中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姜朝兴解释说。

所以,在七台河电厂,领导层“毫无私心”全心履责,一切决策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每一名员工都勇敢担责,面对手中的工作,不打折、不怀疑、不迟疑,并创造性地执行到位、负责到底。

“公司有非常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只要付出了就有回报,只要有能力就有合适的位置和平台。我认为这就是风清气正。”进厂刚4年已被提拔为技术员的检修部热工炉控班职员方国春这样认为;“公司‘务实高效、厚德善胜’的文化深入人心,各方面工作从来令不虚行,这种务实和谐的环境既利于开展工作,也益于个人成长”;刚入职一年的丁旺颇有荣誉感,“公司创造出了多方荣誉,这让我们自豪,也激励着我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荣誉”。来自方方面面的满足之感,在思政部职员张珂口中升华成了一个词——归属感,“公司就像家一样,哪项工作干不好,我们觉得对不起公司,更觉得对不起自己”。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七台河电厂才能在2005年实现利润“出零米”,2010年实现利润1.3913亿元的骄人成绩。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公司才先后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电力信息化标杆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敢想敢干有目标

“目标明是因为我们有理想,”七台河发电公司副总经理郝金玉说,“早在2005年,企业经营形势尚不乐观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愿景——打造最具竞争实力的发电企业。”尽管当时看来这个目标“不切实际”,但是七台河电厂的职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他们的魄力。

为了早日实现盈利,围绕着扭亏为盈的目标,七台河电厂仔细分析情况,大胆尝试创新。针对黑龙江省电量分配规则大幅倾斜于供热机组的情况,2007年七台河发电公司完成了一期机组的供热改造,随即启动了一期两台机组热电联产认证工作。因此,一期机组摆脱了电量争取困境,年发电利用小时比同等级非供热机组平均增加600小时,每年增加边际利润7000万元以上,使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公司经营成果的最大化。

不断高涨的电煤价格严重制约着电厂利润,七台河发电公司打破了七台河市从来没有外省煤炭进入的惯例,于2010年成功引进了蒙煤,这也是黑龙江东部地区火力发电厂首次采购内蒙古煤炭。据该公司副总经理苏春东介绍,“此举不但丰富了煤炭品种,使入炉煤混配方案更具灵活性,同时在控制标煤单价、提高创效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去年,该公司全年共采购劣质煤123万吨,入炉掺烧比例达到31%,其中蒙煤43万吨,掺烧比例为10.8%,累计降低标煤单价每吨37.65元,增加利润8453万元。今年3月份以来,该公司通过试烧冻煤泥,有效控制了燃料成本。

不仅如此,七台河发电公司创造性地开展了一期机组供热改造CDM项目申请注册工作。今年3月8日,该工作终于开花结果,项目通过了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这是全世界第一例成功的火电供热改造CDM项目,每年预计可为企业增加收入2000万元以上。此外,该公司还积极争取节能减排奖励资金,他们紧抓国家启动煤电联动时对困难电厂适当提高上网电价这一有利政策,实现一期机组上网电价在煤电联动的基础上多上调每千千瓦时11.75元;研究落实供热退税政策,增加供热效益,2005年以来累计实现供热退税1200万元;利用企业品牌优势,在银行业紧缩银根、压缩贷款规模的情况下,争取到了二期工程扩建项目贷款,且利率下浮10%,年节约利息1700万元左右;采取贷款置换的方式调整贷款结构,置换高息贷款,并积极地提前还贷。

正是有了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七台河电厂在今年经营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条件下,上半年实现盈利6878万元,同比增加3007万元的成绩。

科学管理责任明

企业管理在企业提高效率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七台河电厂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和他们坚持科学管理机制不无关系。“企业的一切成绩都是干出来的。”七台河发电公司副总经理郝金玉表示,“我们总结了三个机制。”

其一是公平公开选人用人机制。七台河发电公司选拔基层干部采用岗位竞聘方式,面向全厂选择人才。据该公司人资部主任张宏友统计,绩效分在公司岗位竞聘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40%以上。因此,“日常工作绩效不佳的员工很难在竞聘中胜出。”而选拔中层后备干部则采用海选方式,过程包括参选人信息公布、群众评议、中层干部投票和党组集体研究决定。“我们以赛马取代了相马的选人用人方式,”张宏友说,“以机制取代人治,以制度保证公平,避免了主观选人的随意性,实现了以品德、业绩和能力论人才、用人才。”

其二是公正合理的分配奖惩机制。七台河发电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实施“两全”管理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原有绩效考核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建立了“两全、双挂、三线考核”的管理机制,建立责任定位系统和360度评价机制,形成了指标层层分解、责任逐级落实的管理模式,最终做到了“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担指标”。

其三是严格完备的效能监察机制。公开、公正、透明的监督机制既是预防腐败的最后防线,也是企业各项政策、制度最终能否落实的保证。该公司建立了以监审部为核心的“大监督”体系,从体制、机制、制度上有力地保证了企业责权利在有效的监督下在线高效运行。

尽管如今的七台河发电公司已从亏损大户跃升为大唐旗帜,但面对纷至沓来的成绩和潮涌而至的赞誉,七台河发电公司管理者们始终头脑清醒:“在我们这个行业内有很多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我们并不见得是最好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继续朝一流目标一步步迈进。”七台河公司总经理姜朝兴强调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煤价格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五大发电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