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年中盘点 锂电业4大经典并购案例解读

2014-07-02 09:18来源:OFweek锂电网关键词:锂电池菲斯科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揭秘中国锂电业最大海外并购:天齐锂业“蛇吞象”

一个总资产只有不到12亿元的公司,要收购价值50多亿元的澳矿,这注定是一场“蛇吞象”的博弈。

3月12日,天齐锂业发布公告,成功完成定向增发31亿元,主要用于收购澳大利亚文菲尔德公司(持有澳大利亚泰利森锂业公司的100%股权)51%的权益。这意味着,由天齐集团拦截式收购泰利森股权,再通过增发注入上市公司的“蛇吞象”计划已基本宣告完成。

这起四川上市公司最大海外并购案,过程充满了悬念和暗战。3月20日,回想起参与并购的90天,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接受记者采访时,无限感慨。

被对手挑起的反收购

一个在深交所上市的中小板企业,怎么起了这么大的野心,要收购拥有全球最大锂矿资源的泰利森公司呢?这还要从泰利森公司本身说起。

泰利森旗下拥有全球第一大锂矿,占有全球锂资源约31%的市场份额,是目前全球最大固体锂矿拥有者及供应商。中国市场80%的锂精矿,都由泰利森供应。天齐锂业的锂辉石原料,也都由泰利森提供。“泰利森的资源太好了,收购它是迟早的事。但是我们企业小,比较保守,想的是逐渐收购。”蒋卫平说,美国锂业巨头洛克伍德突然爆出的收购计划,让这一切都提前了。

2012年8月23日,美国锂业巨头洛克伍德发布公告,拟以7.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泰利森100%股权。这对天齐锂业无疑是晴天霹雳。“一旦收购成功,中国的锂产业将带着镣铐跳舞,基本变成低质的加工企业,一点话语权都没有了。”蒋卫平决定发起反收购。

精心设计收购计划

而在洛克伍德看来,天齐锂业根本不是对手。“原因很简单,根据洛克伍德和泰利森已经签订的协议,只剩下3个月时间,股东大会一开,批准收购,交易就能很快完成。它觉得我们一个小公司,不可能在3个月内,走完这么多的审批程序。”

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果却让所有人吃惊。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外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外管局……所有部门都为此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仅两个月时间,收购需要的审批程序全部完成。

天齐集团的收购团队开始实施精心设计的收购计划

第一步,在香港注册公司,取了一个跟天齐无关的名字,用这个公司来履行收购程序。

第二步,暗中购买泰利森股权。一方面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市场收购泰利森9.93%的股权(加拿大证券法规定达到10%时需公告),另一方面通过场外市场收购泰利森10%的股权(达到15%需澳大利亚外资审查委员会即FIRB审批)。天齐集团拦截性收购19.99%的股权,成为泰利森的股东,若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洛克伍德的收购方案很可能通不过。

第三步,向泰利森董事会提出优于洛克伍德的收购要约。两次加价,最终以高出洛克伍德报价15%的价格与泰利森达成了新的收购协议。

第四步,注入上市公司。天齐集团代天齐锂业进行收购,完成后天齐锂业实施定向增发融资,向天齐集团购买,最终将泰利森注入上市公司,完成整个交易。

原标题:年中盘点:锂电业4大经典并购案例解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菲斯科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