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那些触及体制深处的改革:涉及高管限薪等

2014-12-23 13:52来源:瞭望作者:杨琳关键词:央企薪酬改革电力企业能源央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重构科研专项经费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2014年10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下称《方案》)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技经费管理出现历史性转折。

国家科技计划经费是财政科技资金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央财政科技经费中占到一多半。如何让中央财政资金真正用在体现国家意志的科技计划(项目、基金等)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科技项目管理“九龙治水”、财政资金“天女散花”、科研项目多头申报、科研人员“跑部钱进”、项目经费缺乏监督等一系列问题,关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此次出台的《方案》提出的解决之策,就是针对所有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体系进行“重构”——将我国现有的近百个各类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通过撤、并、转等方式,优化整合成互不重合、条块清晰的五大类,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调整科技计划结构布局和组织实施方式,以激活科研经费的存量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

通过“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政府不再直接管资金管项目,专注于管宏观、管规划、管政策、管布局,并监管专业机构的履职尽责情况。

《方案》最大的改革亮点是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以重点专项的方式,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使其中的基础前沿研发活动具有更明确的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加速基础前沿最新成果对创新下游的渗透和引领。

为此,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有关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都将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范畴。

此外《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家网络管理服务平台,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纳入平台开放共享,解决其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的问题。

自贸区开花结果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

实习生张楚君

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年之后,此项改革开花结果。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对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进行了部署。会议要求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自贸区改革自此开始扩围,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再次迈出新的步伐。

在中央看来,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改革试点,就是要培育出种子,并把这些种子在更大范围内播种扩散。早在中央深改组第六次会议上,就审议了《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要求,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为在全国范围内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

在业内专家看来,中国进行自贸区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用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来倒逼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推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的开放、高标准的改革、高质量的发展。

对自贸区改革的下一步工作,国务院已明确要求: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扩大开放举措,并将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除涉及法律修订等事项外,在全国推广包括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28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6项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措施。□

原标题:那些触及体制深处的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央企薪酬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能源央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