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那些触及体制深处的改革:涉及高管限薪等

2014-12-23 13:52来源:瞭望作者:杨琳关键词:央企薪酬改革电力企业能源央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财税改革:筑牢治国理政基石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唐敏

2014年年中出台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新一轮财税改革谋篇布局,划定了路线图,不是政策上的修修补补,更不是扬汤止沸,而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重点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时间表是2016年基本完成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紧接其后的8月,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完成了20年来的首次大修,迈出了此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包括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以及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七大方面内容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既是龙头,更是今明两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完成既定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

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既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增强政府责任意识的重要制度保障,更是推进现代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石。余下的功课是围绕建立透明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口径预算,增强预算的完整性,推进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之间的统筹,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和内容。

除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税制改革重点锁定在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六大税种。今年以来,除了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铁路运输业、邮政服务业、电信业先后纳入试点外,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走出了资源税改革的第一步,而11月29日起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调整,则拉开了消费税改革的序幕。

除此而外,《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继续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和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规范地方举债行为。□

高管限薪:截断阻碍改革“杂念”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尚前名

央企高管究竟该拿多少收入?一直是社会上关注度很高且颇具争议的话题。对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究竟何谓“合理”?又当如何严格规范?答案在2014年8月18日揭晓。

当天举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首批关于国企改革的文件——《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而在短短11天之后的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便审议通过了这两份文件,并决定于2015年年初开始实施。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普通人看来,这项制度最引人注目的“效果”是多数央企负责人的薪酬水平将会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还比较大;而在关心改革者眼中,可以撬动整个国企改革则是这项制度更大的价值。

国企改革之所以被公认为阻力大、挑战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牵扯的利益过多。而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旱涝保收”拿高薪的高管们无疑是其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也可能成为阻碍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力量。

薪酬制度改革通过对央企高管们的薪酬分配作出明确约束,彻底断了他们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阻碍改革的“念想”,为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打开了方便之门。

不仅如此,高管薪酬制度改革还成为国企改革加速推进的有力推手。

例如,这项制度明确提出要建立与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言外之意,不同性质的国企将实施差异化的薪酬制度。而这就要求要准确界定不同国企的功能,这也正是新一轮国企改革试点的重要着眼点。

如决策层所言,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具有系统性。因此要真正落实,就不可能单兵突进,必须要其他相关改革配套前行。从这个角度看,以小改革撬动大改革,央企薪酬改革意在长远。

原标题:那些触及体制深处的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央企薪酬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能源央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