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新常态下煤炭产业发展再思考

2015-05-06 09:18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王震关键词:煤炭产业煤炭十三五规划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各级部门和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煤炭产能过剩严重,煤炭产业依靠扩张的发展模式走到尽头,发展趋势呈现出新的特点。只有站在战略高度,认真研究煤炭产业发展阶段和新常态特征,才能做好煤炭产业“十三五”规划,指导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准确把握煤炭产业发展阶段

首先要认真研究煤炭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用历史的、唯物的观点研究煤炭产业走过的路,认真分析煤炭产业面临的形势,准确判断煤炭产业发展的趋势。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业发展存在着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周期性规律,是被证实的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形态表现为一条近似S型的曲线,未发生异化的标准形态都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其产业生命周期同样具有上述规律。在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工程中,煤炭工业均经历由繁荣到衰退的发展阶段,较为明显的呈现了S型发展规律。新中国成立65年来,虽然煤炭供需状况起伏不断,但总体上发展接近于产业生命周期S型曲线。从煤炭产业生命周期看,我国煤炭产业已经经历了导入期和成长期,正步入成熟期。

(一)煤炭产业导入期(1949—2002年)导入期主要特征:一是市场需求增长不稳定,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0年以前煤炭产业经历了9次周期性波动,虽然煤炭产量有增有减、增长有快又慢,但产量由1949年的0.32亿吨增加到2002年的15.5亿吨,年均增长7.6%。二是市场壁垒较低,煤炭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为满足煤炭需求,煤矿建设不讲标准、不设门槛、小煤矿遍地开花,1997年全国煤矿数量达到8万多处,生产秩序极为混乱,国有大型煤矿经营极度困难。三是煤炭产业长期亏损,扩大再生产受到制约,机械化采煤发展缓慢,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上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采煤国家已实现了机械化采煤,上世纪末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不到40%,大量小煤矿采用炮采工艺,作业条件差、生产效率低、安全事故频发。四是煤炭价格长期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严重背离实际价值,煤炭价格难以抵补成本费用上升形成的支出,造成煤炭企业年年亏损。为此,政府不得不提供财政补贴,企业始终处于亏损—补贴—调价—微利—亏损的怪圈中。

(二)煤炭产业成长期(2003—2012年)成长期又称扩张期,主要特征:一是市场增长率极高,大批企业转产进入煤炭生产领域,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结构重工业化发展,能源需求快速增加。由于煤炭供应缺口较大,煤炭价格恢复性增长,利益驱动电力、石油、烟草等各行业资本流入煤炭产业。2003-2012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7%,煤炭产量年均增长9.9%。二是高煤价支撑企业超额利润,大型综采成套技术装备相继应用,产业由小型化分散生产向规模化集中生产转变,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高。2012年前4家煤炭企业产量比重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大型煤矿产量比重比2002年提高28个百分点。采煤机械化程度比2002年提高35个百分点。三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现象严重,煤矿安全事故频发。2004年3季度到2005年相继发生6起百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损失惨重。由此,国家实施整顿关闭政策,2012年底小煤矿已降至1万处以内。

(三)煤炭产业成熟期(2013—2030年)成熟期主要特征:一是生产能力和扩大空间达到极限,产业进入壁垒很高,煤炭产业进入一个市场规模相对稳定。进入“十二五”,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严峻,2013年煤炭产量同比增长0.8%,2014年煤炭产量同比下降2.0%。这次煤炭市场严峻形势已不同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煤炭稳定供应能力大幅提高,产能过剩局面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形成,行业利润能力下降。二是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产业间上下游企业的纵横向兼并加剧,兼并与淘汰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成长期的高速发展,大量规模化、低成本的先进生产力进入,煤炭价格低位运行常态化,行业超额利润消失,只有管理和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重新获得超额利润,一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将被优势企业兼并,一些自然灾害严重、生产力水平低、资源枯竭的煤矿势必在市场的作用下退出。

(四)煤炭产业衰退期(2030—2050年)衰退期主要特征是生态环境约束加强,替代产品替代作用增强,市场需求下降,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下降,产业转移和技术进步成为主旋律。中国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承诺,2030年左右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努力早日达峰。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煤炭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节能减排背景下,经过努力煤炭需求可以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有巨大韧性、潜力、回旋余地。我国非化石能源极其丰富,《第三次工业工业革命》作者里夫金说,中国可再生能源在世界的地位,相当于中东石油在世界的地位。未来在煤炭消费减量化发展背景下,非化石能源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预计2030年前我国基本依靠非煤发电机组增长即可满足新增电力需求,届时煤炭产业将进入衰退期,产业转产转移将不可避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产业查看更多>煤炭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