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超全】业内解读天然气调价新方案

2015-11-25 08:0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天然气发电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陕西燃气设计院院长郭宗华:

企盼政策稳定 勿走回头路

翘首期盼的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终于下调,行业中一片欢呼之声,LNG产业更是久旱逢甘雨。调价使一大批LNG工厂走出长期亏损濒临破产的困境,解决了全国约12万辆LNG重卡和约5万辆LNG客车的生存问题,使我国“十五”、“十一五”期间立项的LNG重卡和LNG客车“863”科技攻关计划重回正轨。

不少行业人士关注本次调价对LNG汽车发展到底有多大刺激?前几年LNG汽车发展的火爆局面能否重现?对此,笔者分析如下:

价格下调后,气、油价比为0.61,以陕北LNG工厂为例,每方(气态标方,下同)下调0.7元,为1.34元,综合成本(包括凈化损耗)每方约0.5元,工厂成本价毎方1.84元,每吨为2576元。工厂出厂价可为每吨3000元,比目前的陕北工厂销售价每吨3300元降了300元,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每方降0.7元,出厂价应每吨降980元,但出厂价不可能按此价降低,因为LNG工厂此前是价格倒挂;加气站合理的售价是每吨3500元,折合每方2.5元。考虑到LNG发动机普遍耗气偏高的现实,对汽车而言,1.3方气替代1.0升柴油,气价是每方3.25元,柴油价目前为每升5.30元,气、油价比是0.61。此比例对LNG汽车而言,大大增加了利润空间,LNG重卡的诱惑力很大。

2016年LNG客车展望。有关资料显示,LNG客车上半年销售量为5296辆,较同期增长30.6%,其中LNG公交车销量占82.8%。LNG公交车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加一次气续驶里程长,节约时间,解决了频繁加气影响运行的难题。相对CNG的高压,LNG压力低安全性能好。LNG公交车的优势在城市公交中越来越明显。本次调价后到年底的一个多月时间内,LNG客车可能较前10个月增长幅度大,全年有望达到1.25万辆。明年可能翻一番。

2016年LNG重卡展望。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LNG重卡销售量为4万辆,今年下降75%,约1万辆。对2016年LNG重卡销量的估计不能如LNG客车乐观,主要原因是经济大环境下的物流量减少50%,运输业普遍不景气,2015年全国重卡销量下降40%,目前的运力过剩,新增LNG重卡不可能像LNG客车翻一翻。其次是LNG工厂出厂价虽低,有些加气站售价偏高,目前普遍在每吨4200元,压缩了天然气的利润空间。第三是LNG重卡在低油价下苦苦挣扎的负面影响不可能一下子消除。故笔者估计2016年重卡的销量可能在2014年的基础上增加50%,达到6万辆左右。

陆气价格下调,海气价格不利于沿海地区LNG车船发展。由于运输成本大,如西北地区和山西的工厂平均距离沿海2000Km,每吨每Km运费按0.7元计算,每吨运费为1400元,送到价为4400元,略高于目前海气。所以虽然陆气价格下调,西北地区和山西的LNG难以打进海气市场占领的沿海一带,沿海地区的LNG车船享受不到调价的红利,沿海地区的LNG车船仍然承受海气的较高价格,这对LNG车船发展十分不利。预计沿海地区2016年的LNG车船发展维持在2015年的水平。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港口码头多,陆运水运物流量大,为了保护陆域和水域的大气环境,治理机动车船的排放污染,建议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支持LNG车船的发展。

企盼政策稳定,勿走回头路。我国自从陕北发现天然气后,大规模使用天然气已经走过25个年头,回顾天然气的发展史是否应该反思一个问题,即在天然气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忽视了其社会价值,忽视其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性,而赋予其过重经济负担以致于压跨它。如有些地方财政给出租车用气加价提成;突然大幅上涨价格,使使用者苦不勘言;设置多重审批,使加气站建设发展缓慢;土地挂牌价十分昂贵,使业主望地兴叹……这些作为均忽视了当初开釆和进口天然气这种清洁商品的初衷,忽视了发展天然气汽车的初衷。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中最清洁的能源,从治理环境污染这个头等大事来说,要算环保帐,不能只算经济帐。再有能源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清洁价廉的能源带动了相关产业,关联的产业太多,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不能视而不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刘毅军:

加快气价市场化改革仍需细化具体措施

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快。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改革进程作出有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整体改革谋划,显现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对加快推进改革进程提出了新举措,笔者提出三点评论:

第一,进一步加快推进改革进程新举措抓住了改革的历史机遇期。中国天然气产业链2004年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来,天然气供应整体偏紧。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国际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一路走低,中国天然气供应从今年开始整体过剩。综合考虑国际市场走势,国内天然气价格具备大幅下调空间,且今后几年,天然气可能持续供应宽松、价格低位;加之十八大后正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局面,提供了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又称天然气体制改革)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可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快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为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和结构改革注入内生动力,形成倒逼改革机制,以前者促进后者,使两者改革相互促进。

原标题:业内解读天然气调价新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