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缘起江苏 开启海上大兆瓦时代
海上风电代表着当代全球风电技术的制高点和发展方向,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中国海上风电发源地之一,江苏地区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
同样深耕于海上风电的中国海装,早在2009年便落子江苏,在如东成立了江苏海装设备有限公司。十余年发展,见证了江苏海上风电的一步步崛起。
作为中国海装重要战略布局地的江苏海装,国内首次批量应用、开启我国海上大兆瓦时代的5MW机组就诞生于此。
依托中国船舶集团的天然优势,一脉相承,中国海装成功研制出符合我国海上风电市场的5MW大兆瓦机组,率先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大兆瓦机组批量化投运,引领技术潮流,创出行业第一速度。5MW海上风电机组由中国海装自主研发,具备全部知识产权。
2016年10月5MW风力发电机组在江苏海装实现批量化生产下线,标志着中国设计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这在中国风电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批量应用于江苏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场,中国海装5MW海上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同样让人惊喜连连。在2019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由《风能》杂志组织的【2018年度最佳机型】的评选中,中国海装H171-5MW海上风电机组因“创造三类海上风区3900小时世界纪录”荣获2018年度最佳机型。
而5MW海上风电机组在吊装、并网、运行过程中,也广受媒体关注,央视1套《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栏目均进行了报道。
戮力同心 共赴海上风电新蓝海
秉承着做大做强的奋斗目标,江苏海装始终立足脚下,不断夯实核心竞争力力,近三年来,公司应税销售额逐年增长率近100%,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了国内海上风电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海装车间早已是一派火热的忙碌景象,投身大生产的海装人无惧挑战、热情拼搏、同心协力、接续奋斗。
针对今年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风电抢装潮的紧迫形势,江苏公司调配优势资源,积极谋划推进,在复工当天即恢复到原有产能,并力争在上半年月均产能再提速30%,确保各项目的顺利交付。
海上风电是我国低碳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十三五”以来,国内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据公开数据,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达3060兆瓦,超过全球新增装机50.45%,跃居全球第二大风电市场。
在“30·60”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受相关利好政策影响,“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新能源发电新的增长极。而作为国内海上风电先驱地,江苏海上风电发展势头必定高歌猛进。江苏海装将乘势而上、勇立潮头,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江苏海上风电事业迈向新潮头,同时为绿色低碳新时代,贡献江苏海上力量。
4月上旬,搭载中国海装H210-10MW海上风电机组的国内首支超百米叶片开展检测工作,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据悉机组将于年内在江苏海上完成吊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船海装CSSCHaizhuang海纳百川|装备天下您好我是中船海装这是我的新名片请多指教!姓名:中船海装全称: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经开园金渝大道30号邮箱:market@hzwindpower.com网址:http://cssc-hz.com/这是我的形象照这是我的代言人这是我的成长经历2004年1月9日创业历程拉开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8月15日,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转让参股公司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5.2937%股份的进展公告》。根据公告显示,国电南自拟将持有的参股公司中国海装69,803,722股股份(占总股本5.2937%)转让给中船科技,转让对价为32,256.50万元。中船科技拟以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牵头,共10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国家能源海上风电装备研发中心”获得国家能源局的正式批复。据悉,该本研究中心以海上固定式和浮式风电装备关键技术、海上风电智能运维技术、海上风资源安全环境评估等四大研发方向为发力点。
7月25日,中船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中船科技拟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海装100%股权、中船风电88.58%股权、新疆海为100%股权、洛阳双瑞44.64%少数股权、凌久电气10%少数股权(后两者由中国海装控股),并拟定增募集不超
近日,中电联公布了2022年度电力行业风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中国海装在张家口、承德等区域成为“机组可利用率指标最优主机厂”,同时,中国海装“大中山”“一把伞”“扁担山”等多个风电场被评为“优胜风电场”。这是对中国海装及风电机组的权威认可,“海装造”大风车也在发电量、可利用率、运行水平
不是每一次遇见都是美丽的,当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的台风来袭,万吨巨轮拦腰折断、坚固海堤顷刻溃决、房屋建筑尽数冲毁,“灾难”般的相遇是否注定悲伤的结局?广东湛江区域启动台风红色预警7月17日22时20分,第4号超强台风“泰利”在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沿海登录,与中国海装位于广东湛江徐闻罗斗沙海
华电龙口风电有限公司2023-2025年龙口风电场二期风电机组深度定检项目中标公示据此前招标公告显示,龙口风电场二期总装机容量49.8MW,安装25台海装H111N-2.0型风机。
2023年7月10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叶轮与机舱的精准对接,38台“海装造”大兆瓦风电机组在深圳能源苏尼特左旗500MW特高压风电项目全部完成吊装,进入并网发电的冲刺阶段。深圳能源苏尼特左旗500MW特高压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境内,是锡盟特高压外送二期400万千瓦风光储基
2023年7月6日,以“聚焦分散式风电,助力城乡低碳发展”为主题2023分散式风电开发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山东青岛胶州成功召开。作为协办单位,中国海装应邀出席大会,并围绕分散式风电开发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各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分散式风电技术创新路径,共商推动分散式风电高质量发展大计。《“十四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由中国海装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165米级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在山东乐陵风电项目顺利并网!该格构式塔架解决了我国陆上低风速区风资源开发中的“卡脖子”问题,促进了我国陆上风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标志着中国海装已掌握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撑结构的核心技术,并已具备批
近日,中国海装在河南地区适配市场主流机型的160米级钢混塔筒完成吊装,标志着中国海装在高混塔技术方面更进一步,可为多地域、多场景、多机型提供定制化风电支撑结构解决方案。风电全面平价形势下,传统的低风速风机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更长叶轮直径、更高轮毂高度、更大功率风机成为降本增效的主要
2021收官之际,华能大连庄河Ⅱ、Ⅳ1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庆祝典礼在大连海装举行。至此,中国海装圆满完成全年海上抢装任务!
2021年的海上风电抢装热潮掀起滔天巨浪,异常激烈的商业竞标、一路飙涨的船机装备、严谨缜密的施工组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就此拉开帷幕。
2020年度,如东县海域在建海上风电项目13个,总规模达350万千瓦,且均要求在2021年底前建成并网,拿到补贴电价。作为江苏本土的海洋装备龙头企业,中天科技集团为整个如东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的顺利并网做出了巨大贡献。
数据显示,2021年在建海上风电项目规模有10-11GW,但实际完成吊装的项目规模在7GW左右,将近3-4GW海上项目“预留”到明年施工吊装,这意味着今年有3-4GW的海上风电项目无法如期并网。
9月1日起,新《海上交通安全法》来了,三句话概括就是:处罚金额更高!!!处罚手段更严!!!处罚对象更全!!!
海上风电一年未见新项目招标/核准
海上风电行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全产业链发展,日前,由平湖华海造船有限公司制造的27米双体风电运维船完成试航,即将交付国电电力浙江舟山海上风电开发有限公司。
海上风电安装需求持续走高,海上风电安装船行业同步热闹起来。新“入局者”将如何改变全球海上风电安装船产业格局?投资激增的海上风电安装船行业是否能够满足全球海上风电安装需求?
2021年海上风电“抢装潮”后,一方面,安装船总体预计出现过剩,另一方面,高性能的施工船却又明显不足,在海工装备和施工效率方面,仍有待提升。
东方电缆日前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86亿元,同比增长59.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74.43%。
当前,沿海海上风电项目正在“抢装”并网的生产“冲刺期”,但近期,泉州海事部门在现场执法中发现,部分载运塔筒运输船舶存在载运直立塔筒遮挡驾驶台视域的风险隐患,直立塔筒高度超过船舶驾驶台高度,大角度遮蔽了驾驶台视域,甚至一些船舶载运双直立塔筒,驾驶台航行视域极窄,严重影响船舶海上航行安全,存在突出风险隐患。
2023年2月8日,中材叶片榆林公司首支百米级风电叶片下线仪式在厂区车间隆重举行。定边县委书记姬世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俊飞,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李胜元,县政协主席苗云,县委副书记吕瑞卿,副县长王彦强等县领导受邀出席活动。仪式过程中,榆林公司总经理颜晨阐述了当前风电行业形势及榆林公司首支
截止8月31日,累计产出5个项目167台机组,总容量525.6兆瓦,实现月平均产出30台主机的新纪录
金雷股份方面表示,公司2020年产能大概13万吨,全部为锻造产能,不包含铸件产能。
首先要澄清一下:我并不反对各地的风电装备基地落地。(来源:微信公众号“球哥看风”ID:colorballwind2020)11月12日,运达股份北方总部(乌兰察布)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在三峡现代能源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就在上个月:10月23日,中国海装第十大基地——象山大型海上风电智能化装备产业园开工仪式举行
落地“三个一批”,打好增量牌。国家电投党组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克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困难稳稳地打着“增量牌”发展组合拳!截至9月底,国家电投今年新增装机1510.4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其中71.5%为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这使得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
在日前举办的第五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线上论坛上,多家风电企业高管表示,海上风电产业链仍面临困境。由于海外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依靠海外供给的叶片、主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短缺将制约国内主机厂商的出货能力。上游供货压力尚未传导至国内据与会的多位高管介绍,受到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
到2020年底或2021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装机量最大的海上风电国家。但中国的海上风电市场远非一帆风顺,快速发展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在中央政府制定了宏大的可再生资源发展目标后全国众多省份也纷纷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之中,中国2020年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从约5吉瓦并网发电产能以及10吉瓦在建
12月26日上午8点28分,随着数声礼炮声响,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310工段正式成立。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越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左志远为310工段揭牌。这是湘电动力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电力规划,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在风电市场开发需求的不断推动下,市场上
从去年十月份16台套/月,到今年十月份36台套/月,远景能源通过精益生产方式不断提升大功率海上风机的可制造性效率,以快速的生产节拍和量产周期保障了海上风机高质量、高效率交付。值得提及的是,远景射阳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在不到10000平方米的区域内,实现了18小时出产1台套风机的节拍、月出产36台
据英国《卫报》2月6日报道,2017年,英国的海上风电产能占欧洲新增海上风电产能的一半以上,打破了整个欧洲海上风电产能的记录。欧洲北海地区和其他浅海区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各个部分都变得越来越大。不久后,风力发电机的涡轮机将和欧洲最高的建筑碎片大厦一样大。连接电网的500多台风机的平均运行能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