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御风者•语
风电产业链包括风机零部件制造、风机制造及风电场的运营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在链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这些环节所存在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又该如何破解?请听来自企业的声音。
张广军
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CWP展位号:2-A17
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风电技术研发、风电整机制造、风电运维、综合服务为核心业务,主要处于风电产业链条中游。在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整机制造企业主要面临新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短、研发迭代速度快、实验验证不充分、量产质量难保证、生产成本难控制等诸多挑战。
为此,我们需要整个产业链通力协作,携手同进,共同应对挑战。一是提升风电整机设计研发能力,采用平台化、模块化、标准化集成产品设计开发理念,并行开发,敏捷设计;加强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严格整机和部件全面测试和设计闭环验证;加强行业协作,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关系和市场环境,集行业之力解决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和国产化等“卡脖子”难题,为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是提升供应链管理穿透能力,加强供应链管理,联合供应链协同创新,防范零部件输入性风险,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提高部件通用性和互用性,优化整机和零部件设计,降低设计成本和全寿命周期运维成本,为整机装备提供可靠支撑,共享市场红利,从价值链塑造产业链生态,与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勇当产业链“链长”。
缪 骏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CWP展位号:4-B06
电气风电的业务发展,基于“精于风,不止于风”的思路。电气风电以新能源为核心主业,以风电为战略支点,纵向对风电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横向通过链赋能赛道、链应用场景,来打造多链共生生态。
目前,风电行业面临整机价格下降过快、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向挤压瓶颈。
从外部环境来看,需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行业有序发展、倡导合理有效竞争,避免过度“内卷”导致的资源和效率浪费。
对于整机企业而言,如何通过持续的技术理解与深度穿透,来挖掘全生命周期的的增效降本空间并夯实质量保障,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基于此,电气风电坚持“技术领先下的整体解决方案领先”,以技术理解及穿透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牵引,坚守质量生命线,全周期提质增效降本。如:供应链技术穿透与布局、数字化顶层设计、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设计及运维模式优化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度探索技术边界等。在这样全方位的布局及对产品技术的透彻理解和深入穿透下,一方面可以实现降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在降本的同时,提升可靠性、保障产品品质。从产业链协同的角度来看,整机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提质增效、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升级迭代。
高 玲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CWP展位号:1-B01
运达股份以坚守了五十年的整机制造为核心,延伸拓展了新能源电站开发、新能源零碳产业基地投资、新能源工程总承包、智慧能源服务、储能业务等风电生态链。在整机环节上,我们目前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机型更迭快、受到原材料价格高企和风机价格下行双头压力等诸多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首先是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相信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促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次,作为整机厂商,运达股份始终坚守质量红线,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高质量、高可靠的产品和“精细化”风电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助推发电量的提升和风电项目投资综合成本的下降,从而应对挑战,立足市场。
陈海霞
亚信科技副总裁
CWP展位号:1-A08
亚信科技的产品处于风电产业链条的中下游,主要是为在建设或在运行的风电机组提供通讯和信息化服务。
风电无线专网业务尤其是5G专网当前处于发展初期,而我国移动通信技术4G尤其是5G频段使用权主要在运营商手上,所以和运营商合作尤为关键。因为亚信科技有29年和运营商合作的历程,同时也有运营商资本,所以在这一方面有一定资源优势。
新能源行业也正处在变革期和机遇期,亚信科技将持续助力能源企业,从运用新技术的工具、手段等“外延”,到投资、建设和运维乃至整个商业模式等“内涵”,逐步完成互联网化的变革,实现产业升级。
一方面,借助更先进的5G、AIOT、大数据、云计算和AI技术,让这些新兴互联网技术深入到场站和集团具体的建设、管控和运维场景中,发挥更为切实的价值。通过增加更多现场数据的实时和精准的采集、交互与分析能力,实现更多业务的智慧化管理与协同,显著提升安全管控能力,也显著提升运维管理能效,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和提升发电量。
另一方面,风电消纳的综合能源“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调度技术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同时,传统场站常见的集中管控方式在新技术变革的推动下,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过于习以为常的IT架构和业务流程只是对安全管控的一种合理妥协,而在新技术背景下,也可以有更优解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现有管理模式,带来模式变革后的进一步能效提升,同时兼顾传统的集中式场站与日益递增、变化的分布式能源。
Joerg Sieber
弗兰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中国风电齿轮箱总经理
CWP展位号:3-A11
提到威能极,您可能会首先联想到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确如此,4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开发生产世界领先的陆上和海上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凭借在弗兰德工业齿轮箱方面的长期经验,威能极风机齿轮箱在诞生之初即领航技术趋势并代表着高可靠性。
然而,齿轮箱并非威能极专注开发的的唯一产品。作为致力于风力发电机组驱动部件和系统技术的先驱,我们早在10年前就预见到了中速集成系统解决方案技术路线。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3年,威能极即已开发出第一代半直驱系统并进行小规模系列生产及安装运行。
今天,随着在2020年新成员 -- 发电机加入威能极产品家族,我们全心投入,致力于为OEM提供高可靠性的风电机组传动链。除了脍炙人口的齿轮箱产品外,我们同时为市场提供真正高度集成、高度可靠且成本友好的半直驱系统和传动链,功率可达20MW及以上。
在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风电正在取代传统能源,因此平价发电是整个风电产业亟需实现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大兆瓦趋势愈发明显,同时,海上风力发电因其巨大的潜力而持续发力。这两种趋势对于风力发电机内部机组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对运输、装机和维修成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针对这种挑战,威能极给出了答案,即先进、可靠、高度集成的半直驱系统和传动链。历经10年的磨砺与探索,正值市场趋向中速技术路线之机,威能极于2020年推出全新成熟的半直驱系统解决方案。籍此,OEM厂商不再需要将几个驱动部件组装在一起,可体验传动系统的一站式服务。
威能极半直驱系统结构非常紧凑。得益于威能极机械和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齿轮箱与发电机功能性高度集成,可实现整个传动链长度减少50%,重量降低15%以上。对于安装难度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来说,更低的机组重量就代表着塔筒的重量可以更轻,也就代表着更低的安装以及运输成本。
由于威能极工厂地理位置靠近港口,传动链测试后可直接运送到需求场地进行吊装。同时,在后期维护中,威能极半直驱系统结构紧凑的特点使得故障点也大大减少;若需部件维护,威能极也可以在不拆卸机舱的基础上,实现塔上大部件维护和更换。对于客户来说,安装、测试、运输、维护成本都可以得到大幅降低。
从客户角度出发是推动我们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和系统的原动力。我们期待着服务于中国市场,携手客户为中国30· 60双碳目标、为风电平价的实现不遗余力。
谭 啸
3S Lift 副总裁
CWP展位号:3-B22
风电产业由于行业作业的特殊性,高空安全一直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最大挑战。中际联合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空安全作业设备和高空安全作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用专业的产品与服务来为产业的作业安全保驾护航。比如,大容量的风机建设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我们通过技术研发的创新,对产品与服务进行迭代升级,如塔筒升降机、智能安全免爬器系统、全方位叶片检修平台、防坠落系统等,使之更能有效的保证高空安全作业。同时,我们还提供在质保期内的全套精准的差异化解决方案与产品年检以及在质保期外的设备维护、技术培训等高空安全作业的一站式服务。用产品和服务来体现我们最大的决心,确保高空安全作业的顺利进行。
重要通知!CWP2022延期至11月24-26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抓住海洋能发展新机遇助力海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信息首席工程师檀国荣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海洋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
独立能源智库Ember2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欧洲联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47.4%,接近总发电量的一半,主要缘于太阳能、风能发电量增长迅速。2024年6月20日,一名参观者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2024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李函林摄报告显示,2024年欧盟国家太阳能发电量比2023年增
日前,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携海上H305-25MW平台和陆上H242-12.5MW平台重磅亮相2024风能展,引发行业瞩目。难能可贵的是,在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异常热闹的今年,其并没有步入“功率唯大”发展逻辑中。而是始终以“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理念,在原有机型上进行迭代升级,稳步
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无尽的能源宝藏。作为中央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新疆正以强大的能源实力,通过“疆电外送”工程,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贡献着力量。“外送通道”展实力新疆是能源的宝库,拥有丰富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居全国第二,风能资源位
在全球风能行业的瞩目下,德国汉堡国际风能展于9月24日至27日盛大举行,本次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93个国家的37000多名与会者及1400多家参展企业,成为全球风能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集中展示窗口。中车株洲所携最新研发成果亮相展会,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与创新活力。在展会主办方“演讲角”论
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中国风电从大到优,势必要走出国门,直面更加严苛的产品标准,在更加激烈的跨国企业竞争中检验“中国制造”的成色。继2022、2023连续两年蝉联风电订单排名全球第一,远景能源近日再次展现出坚定“向海外行”的勇气与远见。9月25日,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风机产品线总裁娄益民和国
随着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全球对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需求日渐高涨,在光伏赛道上各种新型技术层出不穷。6月13日-15日,正泰将携电力新能源全产业链创新成果参展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2024),与业界同仁共商发展前景,共谋绿色未来。
2023年的中国风电技术创新,基本延续了前一年发展态势与路径,仍以通过机组大型化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开发成本为主,研发面向未来新市场需求的产品技术为辅。其中,大型化的主要着力点包括“高、大、长”三个方面,也就是塔架高度进一步提升,单机容量稳步增大,叶片长度持续增加。在高塔架技
1月27日,2024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级政府部门、风电产业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800多人相聚一堂共话风电。三一重能总经理李强应邀出席专题论坛,与行业大咖对话,为中国风电发展建言献策。会上,2023年“中国风能人”各大奖项评选结果揭晓,三一重能荣获四大奖项。中国风能人·创领
12月26日,随着500千伏敖瑞输变电工程正式投产送电,内蒙古电网2年内相继完成伊和乌素、浩雅等3座外送特高压新能源汇集工程的建设和投产,将来自鄂尔多斯、阿拉善、巴彦淖尔地区的400万千瓦光伏、风能资源通过上海庙至山东临沂±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打捆”送出到山东电网进行消纳。(来源:
在2023年EP电力展,施耐德电气携手新能源电器联盟,发布《寻迹隐形冠军-新能源产业微洞察与实践》行业洞察报告,聚焦光伏、储能、风电和数字化四大应用场景,以敏锐视角,精准剖析行业痛点并深挖化解之道,破局因新能源快速发展而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多重挑战。今天小编带您聚焦#风电#篇,贯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4月13日,由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主办,国材(北京)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众城永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风车叶片树脂纤维板》生产技术及产品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近三十名来自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生产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出席。中国建材市场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
4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沉寂一冬的牡丹江逐渐苏醒过来,奏响春日的盛大序曲。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华电穆棱十文字风电项目也在“以大代小”改造升级后,迎来了“新生”——在总装机容量不变的前提下,年发电量翻两番。01前世今生,见证中国风电的辉煌巨变20年前,正值中国风电产业从商业化探索向规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中交三航局中标广东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中标金额约2.87亿元,计划工期487日历天。该项目位于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水深超过50米,是我国首个大容量漂浮式风电科研示范工程。项目拟建设1台16兆瓦漂浮式风机,采用四立柱半潜式基础,结合动态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在全球风电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海外市场一直是行业瞩目的焦点。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布局国际市场,不仅是大趋势,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需求。近日,鉴衡认证中心组织邀请英国劳合社市场协会(Lloyd’sMarketAssociation,以下简称“LMA”)携15家国际再保险机构到访中国,开展了为期5天的技术参
3月21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在华电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华电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与中国建材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见证签约并举行会谈。中国华电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蒋方帅,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于猛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江毅对周育先一行到访表示欢
近日,大连太平湾风电新型材料制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应涛,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薛雁翔,招商局太平湾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勇,运达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棋共同见证开工仪式。该项目由运达股份携手招商局太平湾公司共同打造,是继太平湾运达主机制造基地下线投产后
3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陈伟俊一行赴金风科技考察调研。鼓励金风科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投运,在更高层次助力新能源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陪同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金风科技首任董事长于午铭。欧洲是风电的起源地,也曾是风电全产业链毋庸置疑的引领者。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风电从设备到运维都必
坐落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牛毛大山是辽宁省第四高峰,这里重峦叠峰,连绵起伏,在山的顶峰,一排排高耸的风机迎风转动,在斑驳的林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这里便是王建国与风结缘的起点。从一名中专生到龙源电力首席技术带头人、龙源电力新能源培训中心总培训师,再到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
近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顺利落下帷幕。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党委副书记、总裁王勇受邀出席国际合作论坛I,就“中国风电的国际化之路”论题与行业专家学者、同行碰撞思想、交流观点。王勇电气风电党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处长李宝山。刚被调到国家科委的时候,李宝山打趣地对同事说:“你们都是搞尖端的高新技术,我是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2000年,德国正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在该法律的鼓励下,德国风电一飞冲天,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国家经贸委农业局农村能源处副处长、国家计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处长朱俊生。囿于农村能源电力短缺,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能源发
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以风电全产业链的卓越展示为核心,精彩呈现了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如叶片)、工程吊装、运营维护等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这场盛会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展体验,更深刻揭示了中国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巨大潜力。得益于政府政策的积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对外联络部主任、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施鹏飞。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风电初体验”,是施鹏飞
2024年,中国风电发展跨越了新的里程碑——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过去三十年,中国风电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走出一条波澜壮阔的崛起之路,这是几代风能人奋力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为了铭记初心使命,赓续奋斗精神,大会特别举办了“中国风电装机5亿千瓦”庆典活动,
秦海岩:打破“技术锁定”,加快绿色电力燃料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在第二届中丹航运脱碳峰会上的发言当前,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终端用能电气化,电力来自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现实路径。而电力系统零碳化则是其他部门及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电力系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在开幕式上,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战略总监赵锋发表了主旨报告。以下是他的报告内容: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好!又是一年,去年我也站在北京风能展的舞台上,那会儿主要看全球的供应链,而且我们签了全球的供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