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十年了 煤电联动去哪儿了

2014-03-05 13:29来源:中国能源报 贾科华关键词:煤电联动煤电价格动力煤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过在争论中,认为应该启动煤电联动机制者,在计算波动幅度时多采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等各类指数计算,计算方法也多为全年平均数,或者年末与年初的简单对比。可以看出,这都与政策相关规定存在不小出入。

认为不应该启动者,则主要从煤电行业历史欠账、环保压力等方面考虑,认为为了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暂时不应该进行煤电联动。不过,这种看法与政策所制定的波动幅度,没有任何关联。从波动幅度方面反对启动煤电联动机制者认为,环渤海动力煤价格等指数2013年年末一期的煤价与2013年年初相比,波动幅度小于5%,不应该启动联动机制。可见,这与联动政策也是存在出入的。

但是对于联动条件是否已经满足,政策相关执行部门应该是一清二楚的。在煤电联动机制创立之初,政策便已要求建立电煤价格信息系统及指标体系。设立分煤种的煤炭交易量、交易价格统计指标体系,确定统计标准、采价点、报送制度、统计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平均煤价及变化幅度,定期对外发布,作为煤电价格联动的计算依据。

煤电联动在过去10年中,只联动了寥寥四次。不过煤电联动之所以没有联动,并非是因为联动条件没有满足。事实上,过去十年间我国煤炭市场起伏波动明显,特别是2008年以来,煤市不断高企,但恰恰是在2008之后,煤电联动就再也没有启动过。对于具体原因,相关部门却从未就此进行过解释。不知相关部门都去哪儿了?

2012年底,煤电联动调整周期由6个月延长至1年。不久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调价周期,由原先的22个工作日缩至10个。两者先后都进行了调整,但结果却对比鲜明。调整之后,对于油价,国家发改委每隔10个工作日都会准时发布油价调整相关信息,并对相关决定进行解释,阐明理由。原本备受争议的油价形成机制,争议少了许多。反观新的煤电联动机制,却一如既往。目前调整节点已过三个月,仍没有任何眉目,可谓千呼万唤不出来。不禁要问,煤电联动机制执行部门去哪儿了?

相信政策改革初衷是好的,但“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论语˙子路》有云,言必信,行必果。煤电联动机制执行部门应该尽快采取行动、落实政策,给大众一个说法,维护好政策严肃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联动查看更多>煤电价格查看更多>动力煤价格查看更多>